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与高淳阳江小学数学联合教研

来源:南师新城小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1-14

20221111日,阳光明媚,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教师来到建邺区,走进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参加“手拉手”活动。

上午,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报告厅,首先迎来了陈月婷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与此同时,王妍老师在4)班进行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第二时段,阳江小学石玥老师在报告厅执教《七的乘法口诀》,同时段在3)班,王雅文老师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活动中,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所学校课堂教学上的巧妙设计与构思,带给听课老师颇多启发和收获。

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一课时,老师思路清晰,围绕“平移和旋转”这种图形的运动现象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从现实情景中直观的发现这两种运动现象,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直观描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孩子们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老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节课,以北京冬奥会为背景,带领学生一步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构成以及画法,通过对比感知体会到统计表与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及应用,丰富了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认识。

老师在教授《七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时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使口诀的记忆充满挑战和快乐。整个学习过程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在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王雅文老师从游戏导入,让学生感知到策略的重要性,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从条件想起”这一策略。接着王老师用三个闯关活动巩固练习,前两关加深学生对策略的理解,最后一关开放式地让学生自主提问和解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应用策略,感知条件之间的关联性。

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作业,是老师们面对的一大难题,为此新城小学张维维老师和张欢欢老师开展了题为《设计分层作业 培养思维能力、《落实“增负减效”,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讲座。讲座强调作业设计是学生选择学法、优化过程、反思成效的重要载体,双减”背景下,通过优化课后作业为抓手,形成以基础性作业、挑战性作业以及研究性作业组成的三元多面模式。综合运用递进式、辐射式、模型式、串联式、融合式的思维设计作业,赋能课后作业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由浅入深的结果,追求使学生从被动做题到主动求索,形成教、学、练多层次闭环。真正实现量的减负、质的增效。

通过手拉手的活动,两校互相学习、交流想法、钻研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撰稿:乔婉霜 编辑:王薇 审核:陈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