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开展了校际联谊教科研活动。因疫情影响,活动采取线上教研的形式,由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的美术教研组长吴弦老师主持。
首先,由马田老师开展《“慧集”时光,创美自然——小学美术传统节气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主题的讲座。她从美术组“十四五”规划课题的经验与思考出发,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对“节气文化视觉符号”进行开发与挖掘,应用与传承,如何引导儿童用艺术语言与自然对话,用多元的、现代的创作媒材进行传统节气之美的艺术再现进行了分享。引领孩子们用眼睛探索自然,用小手绘制四季,用童心感悟中华智慧,在四季更迭中浸润节气之美。
张曦娴老师的讲座《聚焦创意学习 促进品质发展》,从打造“阅读场”、形成“专家团”、建立“成长袋”等方面,条理清晰地阐述了学校对教师教科研方面给予的助力,并聚焦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深层次地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方法、课题管理的技巧与成效,将教科研工作落到了实处,做成了艺术。
李逢斌老师的《自然现象》和迟文君老师的《霜降——柿子熟了》两课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呼应了此次活动。李老师以蜡烛制造风的小实验导入,新奇有趣,将科学与美术学科相结合,引出各种生动的自然现象。整节课目标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表现风、雨、雪、电等自然现象,是一节成功的美术课。
迟文君老师的课,首先带领学生们了解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和风俗,重点以霜降节气为主题,风俗以柿子体现,柿子不仅好吃还有美好的寓意,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观察柿子表现柿子,表现的形式多样,有绘画、剪贴、黏土手工等。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制作,合理构图,借助篮筐和蓝印花布的背景衬托让画面色彩丰富,内容丰富。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共同去创作并与同伴们共享制作材料体验制作的乐趣。
课题着眼于课堂,深入儿童生活,营造更多的学习“氛围”,打造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他们积极讨论,持续收获,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给老师们带来更多思维火花的碰撞,点亮我们和孩子们的前行之路。(供稿人:薛白 撰写人:吴旋 审核人:张曦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