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2016年中华附小和高淳桠溪中心小学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来源:http://www.njzhfx.net/article.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1-05

 

自2013年应南京市教育局要求开展百校千师工作以来,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与高淳桠溪中心小学已经携手共进了三个年头。今年,本着互相促进、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原则,我们充分开发、利用两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中华附小问道课堂的课程改革和高淳桠溪中心小学的淳慢教育,结合实际开展多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 细心策划

经过整整三学年的合作交流,本学期初,学校的“百校千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已经将之视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开学初,潘校就多次联系高淳桠溪中心小学领导,早早制定了工作计划;且与学校的各个部门工作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发挥两校各个学科的优势,各位老师的特长,让全体教师都参与进来。真正借助各自的特色,成就每一位教师,成就学校的特色。

二、活动开展  扎实有效

1、利用特级资源优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放大特级教师的辐射作用,我们经常开展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两校利用“自家人”优势,高淳桠溪中心小学领导多次派老师前来观摩学习。

5月19日,高淳桠溪中心小学的特级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本校 “攀•灯”团队举行的“基于汉字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各位专家和特级教师紧扣“汉字素养“这个关键词进行研讨,引发了每位在场教师的深思,让“攀•灯”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继续坚定地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

5月10日至5月12日,高淳桠溪小学两位教师来到中华附小“魏光明特级教师工作室”进行跟岗研修。根据桠溪小学的要求和教师实际需要,工作室制订了丰富、实用的跟岗研修计划。

跟岗研修期间,中华附小数学教师胡金强、邱冬玲、魏光明承担了本次跟岗研修的上课任务,三位老师以开放的心态向两位跟岗老师开放常态课堂,以有效的教学组织、精妙的教学设计、积极的课堂关注、丰富的课堂生成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赢得听课老师的赞赏。魏光明特级教师还围绕专题与两位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研讨,结合课例解答了两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困惑。

 2、发挥骨干教师力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在每年的帮扶工作中,我们都以教研组为合作载体,以骨干教师带头引领,开展多次合作式教研。

11月25日,在潘文彬校长的带领下,中华附小语文、数学、外语三名年轻的教师送教高淳桠溪中心小学,两校开展手拉手活动。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唐开鸿副主任、邢益新老师也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送教的三位年轻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新颖独特,在活动开展上扎实有效,在学生反馈上形式多样,在教学效果上行之有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贯彻了新课程、新理念的课改精神。

这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体现了两校携手共进,共赴均衡的发展思路,为城乡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每次活动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老师们都收获满满,感触颇深。

3、校本教研相互促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为了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脚步,解决两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我们还多次开展教育科研的相互研究,积极参与两校间的校本教研活动。

在12月3日,中华附小六位老师在潘文彬校长的带领下,来到高淳桠溪中心小学为教师们进行了一次校本研训活动,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潘文彬校长给全体老师做了主题为《追寻前方的地平线》的讲座。潘校长用生动形象的例子,结合自身的发展经历,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给老师们剖析了教师如何进行自身的专业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生活更加有意义、有幸福感。老师们听了深受鼓舞。

中华附小胡江碧书记、王娟副校长、刘宁霞副校长、昂玲副主任,就之前桠溪小学老师们提出的学科教学中困惑的话题给老师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她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角度给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实用的策略,把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老师们交流。在场的老师很感兴趣,大家听得认真,还不时做记录。

4、利用网络学习途径,做好日常教学交流

如今网络的普及,为两校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双方教师还利用网络微信和qq平台,针对某个课例及时交流信息,传送试卷以及课堂资源等,真正的做到了“零距离”。

除此之外,两校在各自校园网上,也经常合作交流。两校教师可以登录双方学校网站,了解学校教学的工作动态,参与对方学校的校本研修。现代化手段的应用,缩短了两校之间的距离,有力的推动了教研的互动。

如今,百校千师携手共建互助活动已经开展了好几个年头。在活动中,我们进一步发挥了中华附小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推进了本校教师的素质专业化发展,有效促进了被帮扶学校高淳桠溪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今后,相信两校在这样互助学习模式的带动下,一定会更快提升两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优化两校的教育办学能力。

(本文由昂玲从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网站同步发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