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2013—2014年
“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结对帮扶工作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建邺区教育系统关于继续实施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结对帮扶项目学校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与高淳区固城中学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口援教,本着“尽己所能发挥优势、派其所需注重实效,资源共享互动双赢”的原则,我校从实际出发,对照文件要求,特制定本计划,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积极响应“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号召,充分发挥我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我校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教师师德素养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优势,通过支教、送教、带教(受援学校教师跟岗学习)等形式向高淳区固城中学辐射先进经验,促进高淳区固城中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支持和帮助高淳区固城中学尽快改变乡镇学校教学状况,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任务目标。
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构建组织
为了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我校特成立支教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支教工作的管理、实施、考核。过程中不断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目标,保证支教工作的有效开展。
组长:韩晖
副组长:崔发宝、尚成凤、叶旭山、王小平、宋晴瑛、陈静、陈积中
组员:程瑶、唐超、柳衍、叶壮志、董贵玲、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下设办公室,陈静兼任办公室主任,柳衍同志为办公室副主任
2.加大宣传,全员动员
推进农村支教工作,促进地域文化教育的交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向老师们宣传动员,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让老师们在思想上都清楚的认识到支教工作的重要意义,确立支教光荣的意识,明确在支教、送教过程中也是展示自我、修炼提升自我的过程。积极响应“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号召,全员参与,出谋划策,积极行动,创造性地完成学校的帮扶支教任务。同时也需要与对口帮扶学校(高淳区固城中学)加强联系,沟通交流,不做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地满足对口帮扶学校的需求,排忧解困,让支教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激励机制,做好后勤保障
为了支教老师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学校要随时了解支教老师家庭情况,及时解决支教教师的后顾之忧;注意挖掘支教教师的智力资源,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绩效工资考核、单列积分项目,对支教、送教等老师加分奖励,同等条件下评优优先考虑。
4.创新方法,注重实效
2008、2009我校连续两年各安排了一名年轻教师到淮安对口学校支教。两名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形象,在一年支教的学习锻炼过程中也很好地展示了自己,均被评为优秀支教教师。为进一步扩大支教的受益面,2011-2012学年度、2012-2013学年度我校的支教工作不再仅限于个别教师在受援学校的1-2年支教,而是与高淳二中、淮安苏嘴镇初中进行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较深入地支教工作。
我校计划从学校管理的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德育建设、学生团队拉手活动,教研组建设、教师研训的帮扶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开展工作:
(1)每年我校组织两次骨干教师到高淳区固城中学上研讨课,然后两校教师分教研组集体研讨,并就学科组的教研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深入研讨;
(2)每年高淳区固城中学可安排部分骨干教师到我学校参加课堂观摩研讨,校本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德育活动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研训活动,时间可分为短期(1—3天)和中期(1周)两种;
(3)每年邀请高淳区固城中学的相关领导、老师参加我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校本课程成果汇演会、文化艺术节、毕业典礼、教学现场会等等大型活动。
(4)建议高淳区固城中学可参照我校青年教师的培训活动的方式组织一次青年教师风采展示的活动;也可每年由高淳区固城中学安排部分年轻教师到我校参加青年教师青蓝工程的各项研讨,如青年教师风采展示,青年教师团队训练等等。
(5)建立网络教学研究平台,通过网络更便利地加强研讨。
四、支教工作重点
1.强化学校联动互助,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领导交流指导、部门合作互动、学生拉手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名师支教送教与跟岗学习活动相结合)
2.努力加强教师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堂观摩、专业讲座、经验介绍、名师听评)
3.帮扶教研组建设,引领教科研合作,促进教学整体水平提高。(课程开发、集体教研、课题合作、业务培训)
五、2013-2014学年度支教工作实施计划表
时间 |
工作内容及形式 |
达到效果 |
9月 |
与高淳区固城中学建立联系,了解帮扶工作要求,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共同研究制定支教计划。 |
思想上达成共识,初步拟定计划。 |
10月 |
邀请高淳区固城中学领导及教师代表来访,两校校级领导、科室负责人、教师代表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双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计划,完善计划方案。 |
完善计划方案 |
11月 |
开展送教活动。2-3门主学科骨干教师公开课、讲座;或两校同课异构的听课交流活动,参加并指导集体备课 |
研讨交流 |
12月 |
邀请高淳区固城中学教师代表参加我校教学开放日活动,观摩各学科公开课并分备课组研讨交流 |
互相切磋,提高教学水平 |
1月 |
学期工作小结、交流 |
找出本学期工作中缺失,调整下学期工作。 |
2月 |
依靠网络平台,两校同组老师共享教学研修资源,交流教学心得。 |
整合统一教学思想,丰富教学资源 |
3月 |
我校组织骨干教师“送教进校”和集体教研活动,并就学科组教研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深入研讨。 |
结合实际情况,寻找新的增长点 |
校级主题教学交流--初三中考备考主题研究,教研组交流复习计划及具体落实方法。 |
交流分享,共同促进学生中考成绩的提升 |
4月 |
建议高淳区固城中学参照我校做法组织一次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邀请高淳区固城中学安排部分年轻教师到我校参加青年教师青蓝工程的相关培训,如青年教师风采展示等等。 |
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 |
5月 |
邀请高淳区固城中学部分骨干教师到我学校进行短期(1—3天或1周)跟岗交流学习。主要内容: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了解部门、班级管理经验,听课评课,参与学科教研活动等。 |
全面参与,分享经验。 |
邀请高淳区固城中学师生代表参加我校文化艺术节活动。 |
增进两校文化交流,加深友谊。 |
6月 |
总结一年支教工作,整理文档材料。 |
双方都有收获、提高 |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
20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