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小学美术教师暑期引智培训心得(二)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8-02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邺区小学美术教师暑期引智培训心得

建邺实验小学分校  陈云

2017年7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为期两周的“小学美术教师引智培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此次培训给了我们与同道们交流学习的平台,虽然天气炎热,但也没有阻挡我们学习的热情。两周的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得到了洗礼,对美术的专业知识及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以下是我的一些此次培训心得体会:

一、注重兴趣,课堂形式多样。

此次培训由来自加拿大的外籍教师Robert主讲,他以多样的课堂形式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课堂更多的像一个“材料收集室”,或者叫“匠人工作室”,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在这里美术课不是“画画课”,你可以运用到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的创作。课堂上,你不是一个“painter”而是一个“artist”。你会运用铁丝绕出伙伴的脸型,会用废旧纸板拼接成动物,会用喝完的矿泉水瓶做洗笔筒···一切的创作方式都是那么“原生态”,需要你发挥想象去创造。

Robert的课堂是轻松的,你可以跟小伙伴们随意交流你们的创作思路,遇到的问题,甚至来场“头脑风暴”,他给了你无限的自由创作空间。

二、体验课堂,注重创作。

在Robert的课堂上,教师只是知识的“引路人”,更多的时间是留给学生去发挥想象,自主创作。他不会在课堂上花费很多时间讲解知识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创作体验,在体验中理解知识。以《冷色,暖色》这一课为例。我们在课堂上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利用大量冷色和暖色的图片对比,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什么是冷色和暖色,他们之间的区别。但是在Robert的课堂上,他只是利用了一个在加拿大非常有名的绘本《爱哭的小男孩》引出冷色和暖色知识:天亮了,橙黄色的暖色光芒照在街边,给人无限温暖与希望,天黑了,黄光退去,一切变得沉寂黑暗,只有路边马路上几盏灰暗的蓝光打在冰冷的墙上···冷暖色知识中不同的色彩、感官、心情对比以一个绘本小故事简单却又深刻的讲解出来,留下大部分时间给我们自行创作,在创作中再次体验冷暖色知识。这使得课堂变得纯粹,知识点讲解简单明了,创作体验占了很大比重,注重了学生的行动感知。

三、注重合作,自主探究

每次布置课堂任务,Robert都会利用一个小故事或者几幅大师的作品告知我们这节课你“需要做什么”。当操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总是鼓励我们通过合作,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而不会直接告诉我们“你该如何做”。这样的课堂更多的是注重“学生主体,教师指导”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以《纸板拼接动物》这一课为例:Robert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的大纸箱,他告诉我们这一节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利用这些大纸箱做一个宽和高都是一米的“立体动物”。“如何使动物站起来”是我们这节课最大的挑战,组员们相互讨论,共商计策,有的组将动物做成平面的,背后附上方形的盒子,使平面的动物依附后面的方格子站立;有的组利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桙结构,利用穿插,安装支架使动物站立;还有的组直接将做好的动物定在了墙上,利用图钉等工具使动物站立···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思维得到了开发,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找寻解决方法的过程是困难的,需要同伴相互帮助,当我们找到解决方法时,内心无限欢喜。

四、赞美评价,注重鼓励

课堂上,你总能听见Robert发出这样的赞叹:“Wonderful!”“Wa,it is amazing!”“I love it!”···Robert总是不吝惜他对于我们作品的赞美,即使偶尔我们的作品做的没有那么好,他也能找出其中的闪光点,赞美一番。我们总能因为它的赞美而感到深深的哦能够办幸福,喜欢他的课堂,这就是“赞美课堂”地魅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赞美的语言使我们更加喜爱课堂,更加有学习的动力。回想课堂上我们总是会因为学生的调皮,作品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而开始批评指正一番,如果我们在学生画的不好或者做的不好时,找出其闪光点,赞美一番,相信他会越来越好。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我将满载收获回到工作岗位。培训,是一次专业的引导,一次经验的分享,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培训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激励。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拓宽了视野,看到的西方国家的美术课堂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这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今后我将把本次的培训经验运用到我的教学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