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育科研

在“抱抱”中幸福地成长——记我的磨课心得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3-05-06

                               在“抱抱”中幸福地成长——记我的磨课心得

                                                                                      郑   慧

    磨课是一种集群体智慧推敲教学活动设计、改进教学方法的教研活动,它能激发教师进行多元性教学反思,包括执教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亲历性的反思,观摩老师通过观察同伴教学行为吸取经验教训的反思,以及所有参与者可能进行的反思。由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

    我以参加南京市语言教研组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对小班早期阅读——《抱抱》(原创)为案例,进行了磨课历程。在下面就此案例中的三次试教后目标、准备、形式、过程的调整改变反思磨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准备阶段

首先确定了早阅内容《抱抱》,由我独立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打磨,形成初步的教学方案。

实施阶段

教师选择一个试教周(即安排好一周时间用来磨课试教,保证参与教师都能参加),由幼儿园业务园长与教研组长一起作为专业引领者,其他园语言教研组教师参与研讨,通过集体商讨、共同反思。重点就以下方面畅所欲言: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宜;教学准备尤其是经验准备,是否从幼儿的实际出发;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否巧妙;过程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动静交替,是否引发有效互动。在热烈、轻松的讨论中形成集体意见,确定最终的活动方案及教学组织形式及策略。

 

三次磨课教学目标设计的对比改进(表1)

年龄段——中班

年龄段——小班

年龄段——小班

一磨活动目标

二磨活动目标

三磨活动目标

1、以“抱抱”为线索,大胆的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动物的拥抱方式。

2、通过画面观察和教师的讲述,感知绘本的主要内容

3、理解“抱抱”,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情感。

1、初步理解图画书中文字与画面的对应关系,感知绘本的主要内容。

2、以“抱抱”为线索,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动物间抱抱的方式

3、初步体验抱抱带来的快乐情感。

1、初步理解图画书中文字“抱抱”与画面的对应关系,感知绘本前半部的主要内容。

2、以“抱抱”为线索,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大胆学说 “**和**抱抱” 的句式。

3、初步体验抱抱带来的快乐情感。

解析:

1、第一次的试教结束发现对于中班幼儿园目标难度过浅,幼儿有吃不饱的情况,所以分析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活动定位在小班年龄段:1、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群体生活,情绪不稳定对身边的亲人特别的依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亲切的拥抱,亲人间的抱抱、同伴间的抱抱、师生间的抱抱可以满足小班幼儿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和满足感。2、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对于色彩的直接视觉击大于文字的影响,《抱抱》里面鲜艳的色彩大都采用了暖色调,无形中形成一种温馨的情感。 3、在语言发展方面,故事中一直出现的文字“抱抱”,和“**和**抱抱”重复的句式,可以让小班幼儿熟悉故事情节,更适合他们去感知、理解、讲述和运用。

2、对于目标的调整是根据小班心理需求,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3岁幼儿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要求,我将目标定位在初步理解图画书中文字“抱抱”与画面的对应关系,感知绘本前半部的主要内容。

 

三次磨课教学准备及形式的对比改进(表2)

一磨活动准备及形式

二磨活动准备及形式

三磨活动准备及形式

 

准备:绘本、电子书、动物拥抱的图片

 

 

 

形式:幼儿4人一组分别坐在桌子周围。

 

投影

 

准备:绘本、PPT(将故事情节按顺序排列)、电子书

 

 

投影

形式:幼儿围坐在一长条桌子周围

 

准备:绘本、PPT(根据小动物身上的花纹设计的超级链接,可以根据幼儿需要点击)、电子书、“抱抱”字卡

 

形式:幼儿半圆形排列进行活动,在自由阅读寻找抱抱线索时4人一组围坐在桌子旁边,之后再回到半圆形上。

 

投影

 

 

 

 

 

 

 


解析:

1、在活动教具准备上修改的PPT的制作,用带有动物花纹的截图超链接相应的动物拥抱的画面,帮助幼儿学会善于发现观察画面,并且这样的设计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情况随机点出相应的画面,让教具充分为教学服务。

2、加入了“抱抱”字卡的设计,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并不需要进行认字练习,但是可以有意识的去引导幼儿去感知发现,因为在绘本的封面、内页中都出现了“抱抱”,体现了文字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3、在幼儿座位的调整中,减少了图书对小班幼儿的干扰(图书在桌子上),做成半圆形可以更加集中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并以更方便幼儿相互之间对抱抱动作的模仿。

 

三次磨课教学过程设计的对比改进

表3

一磨活动设计

二磨活动设计

三磨活动设计

(一)出示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封底,导入阅读。

师:老师带来了一本书,请小朋友们看看哪面是封面?哪面是封底?有大大的字的这一面是封面,有小象和妈妈的这一面是封底。

师:这本书的名字就是“抱抱”。小猩猩和妈妈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呀?我们来学一学。

(二)突出观察的重点,寻找“抱抱”的线索。

师:这本书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妈妈抱抱的呢?他们又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呢?请小朋友在图书中找一找、说一说、还可以做动作和好朋友试一试。(幼儿自由阅读绘本)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哪些小动物和妈妈抱抱的呢?她们又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三)带领幼儿欣赏绘本,并在讲述中提出问题

师:这么多的小动物们都和他们的妈妈抱在一起,他们可真快乐呀,小猩猩加加呢? 他快乐吗? 他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答案就在这本书里。(教师播放PPT依次进故事讲述)

(四)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抱抱”的快乐感受。

师:瞧!谁来了?(小猩猩)抱抱的故事就要开始了。

(五)体验小结:

师:原来一个抱抱可以让人感到这么温暖。

(一)出示绘本,引导幼儿认识观察封面。1、老师带来了一本书,这是书的封面,反过来是书的封底。在封面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大大的字就是这本书的名字“抱抱”,小猩猩和妈妈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呀?

2、你们和爸爸妈妈抱抱过吗?感觉怎么样啊?

(二)寻找“抱抱”的线索,观察画面,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动物的拥抱方式。

1、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妈妈抱抱的呢?他们又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呢?请小朋友在图书中找一找、说一说、还可以做动作和好朋友试一试。(幼儿自由阅读绘本)

2、你们看到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妈妈抱抱的呢?她们又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观察并尝试学做抱抱的动作)

(三)带领幼儿欣赏绘本,理解图画书中文字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1、这么多的小动物们都和他们的妈妈抱在一起,他们可真快乐呀,小猩猩呢? 他怎么了?猜猜看它为什么会不高兴呢?

2、小猩猩能找到妈妈吗?谁来帮助小猩猩了?(小象和妈妈)

3、小猩猩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

3、看!谁来了?小猩猩看到了妈妈高兴的喊什么?小猩猩和妈妈把手臂张得大大的,他们要干什么啊?

4、小猩猩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妈妈的怀抱真舒服呀,真温暖,它们感到好幸福啊!小猩猩悄悄地对妈妈说了一句话,猜,她会说什么?——“妈妈,我爱你!”

(四)师生共同完整讲述故事。

瞧!谁来了?(小猩猩)抱抱的故事就要开始了。

(五)体验“抱抱”的快乐

师:原来一个抱抱可以让人感到这么快乐,郑老师好想和你们一起抱抱,你们想和老师抱抱吗?

(一)出示绘本,引导幼儿认识观察封面。

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这是书的封面,反过来是书的封底。在封面上有谁?(小猩猩和他的妈妈)它们在干什么?(抱抱)大大的字就是这本书的名字《抱抱》,小猩猩和妈妈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呀?

(二)寻找“抱抱”的线索,观察画面,尝试用“****抱抱”的句式讲述小动物间的拥抱。

1、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妈妈抱抱的呢?请小朋友在图书中找一找、说一说。(幼儿自由阅读绘本)

2、你们看到哪些小动物和妈妈抱抱的呢?她们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观察并尝试学说句式)

三)带领幼儿巩固练习“****”抱抱的句式,理解图画书中文字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1你们和爸爸妈妈抱抱过吗?感觉怎么样啊?

2、(教师出示字卡“抱抱”)抱抱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很快乐、很舒服。这就是“抱抱”,我们一起说一说。

3、这么多的小动物们都和他们的妈妈抱在一起,他们可真快乐呀,都有谁和妈妈抱抱了呀?(观看PPT,复习巩固句式)

(四)完整欣赏,感知故事内容。

小猩猩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和妈妈抱抱的呢?答案就在这本《抱抱》的书里。瞧!谁来了?(小猩猩)抱抱的故事就要开始了。

(五)体验“抱抱”的快乐

原来一个抱抱可以让人感到这么快乐,郑老师好想和你们一起抱抱,宝贝们你们想和老师抱抱吗?我们还可以和后面的客人老师抱抱呢。

 

 

解析:

1、《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环节中将孩子们的情感真实体验进行梳理回馈,直接观察绘本封面导入动物的抱抱。同时设置疑问“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妈妈抱抱的呢?请小朋友在图书中找一找、说一说。”带着这些好奇的疑问,幼儿自主阅读绘本。

2、和孩子共同阅读,鼓励孩子把看到的说出来。孩子有了观察以及把观察到的说出来的经验后,过渡到绘本的阅读。并且运用PPT超链接的方式鼓励幼儿回忆在绘本中阅读到的内容,引发幼儿更加积极地观察画面和主动表述的愿望。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从而帮助幼儿更关注作品。并且带领幼儿巩固练习“**和**”抱抱的句式,理解图画书中文字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绘本教学中集体阅读策略有重点画面的阅读,孩子们和同伴边阅读边议论,也有带着问题阅读的方式,这些手段的运用,是为了让孩子们有目的的读,有思想的读,让孩子在充分的预期和感受后再读,体会作品的精髓,体会作品中抱抱的含义。

3、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特点,考虑到如果全文阅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信息量很大,仔细分析了绘本,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内容。我将重点侧重在绘本的前半部分,用小夹子夹住这次活动中不需要的内容,可以减少对孩子们阅读的干扰。以动物间的“抱抱”为线索,让幼儿通过自主阅读,发现各种小动物和自己的妈妈抱抱,学说:“**和**抱抱”。并通过自主阅读、PPT大图的练习讲述,帮助幼儿对“**和**抱抱”句式的巩固。虽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不能在一节活动中就让孩子们汲取到整个情节的内容,但是通过教师完整的讲述绘本内容,让孩子们对绘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也是对绘本的尊重。

4、结束部分中大家互相抱抱,体验拥抱的快乐。《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结束时我积极鼓励孩子主动与同伴、老师抱抱,它是一种感情的升华,大家一起来感受抱抱带来的快乐情感。

 

我的反思:

    经过《抱抱》的三次磨课,回想磨课的经历我是幸福的。它让我这个执教的老师和听课的教师进行智慧的碰撞、经验的交流,更能让理论认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 磨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互动交流的平台,给教师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的机会。磨课使我在群体智慧中个人经验得到升华,教学活动的质量得到了提升;磨课也让所有参与者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专业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外显为一节成功的课例,内隐则为教师的有效成长。好课多磨让我们一起在磨课中体验到成长,享受着幸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