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上午,建邺区第九期小学数学教师个人重点课题中期交流暨培训会在新城小学北校区举行,主题是“减负增效”,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凌校长主持。
我区四所小学的四位数学青年教师代表,就个人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做了中期汇报:王兴晨的《小学数学计量单位单元学习统整教学的实践研究》、刘慧敏的《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张起宇的《问学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应用的研究》、臧楠楠的《小学数学“作业实施清单”设计的案例研究》。特邀嘉宾张勇成校长与李宏亮博士以“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思考”为主题,对教师的研究先后做了点评。
张勇成校长从四个面向强调了课题研究下沉课堂应重点关注:研究内容,梳理计量单位和单元统整的方式,对比国内外标准,找到有机链接的抓手;研究成果,结合当前“减负增效”的背景,做出高度关联的思考,归纳总结出策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不仅总结提炼出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应该同伴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推广;关注研究过程,从设计问学单到讲评课的实践,在思路设计和路径选择上要做更深一步的思考。
李宏亮博士在充分肯定四位教师规范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的同时,提出了四个关键词:一是找准问题,课题研究中既要关注教学中的问题,也要关注时代的发展。例“减负增效”,减什么增什么,双减对研究的内容有什么变革,希望大家做到教学视野走向课程视野;二是延展认知,课题概念中内涵丰富和外延扩展的理解要往前走,研究的内容也要往前走,而要做好这一点必须加强学习;三是统整内容,要从学校的工作、自我的兴趣、新的政策路向、逻辑重构四个角度关注研究内容的变化调整;四是指向成果。课题研究的中期过程也要重视结题需要什么,要有指向成果的关联性思考与探究。最后,李博士针对每个课题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建议:要有“大观点、大单元、大问题”意识,以主题引领跨学科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指向要增强可见可触性;课题研究最终要落在促进、优化学生的学;课题研究指向研究内容,还要更多关注研究的方法和实施的方法正确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本场活动的组织,给我区青年教师提供了课题观摩学习的机会,增长了对课题问题的理解与策略建构的能力,达到了促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