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外河西二附小四年级学生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节系列活动“读《背影》访浦站”,他们前往浦口火车站,实地探访朱自清先生经典散文《背影》的写作地。此次活动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为学生们打开了热爱学习语文的新时空
为确保研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老师们提前精心设计了研学单。带着问题与思考寻访浦站。
“读文赏析”环节。学生们先是通过搜集浦口站资料,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从时代的脉络中感知《背影》创作的大环境。而后,学生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的世界,在文字间感悟父子深情,感受文学魅力。
“实地寻访”环节是此次研学活动的核心。当四年级学生们踏入浦口火车站,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往昔故事,瞬间将他们带入了《背影》的情境之中。学生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相机、手机拍照打卡,他们穿梭在月台、铁轨之间,寻找着与课文描述相契合的场景,用镜头定格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画面。在拍照的同时,不少学生还主动采访路人“来浦口火车站”的缘由。
有的学生礼貌地询问路人是否知晓朱自清的《背影》以及浦口站和这篇文章的渊源;有的则好奇路人眼中浦口站的独特之处。被采访的路人也饶有兴致,有的耐心讲述自己的见解,有的则对学生们的研学活动表示赞许。根据采访的不同人群,学生得到了直观、珍贵的采访资料,也勇敢地迈出了向陌生人提问的一步。他们在拟采访稿、现场采访、整理分析采访资料的过程中,提升了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们积极交流分享研学单,将自己在研学过程中的收获与疑问进行交流。大家还通过手抄报、演讲、短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汇报成果,将《背影》中的情感与浦口站的历史生动呈现。
四(1)班何雨莀:当老师带着我们走到那个月台,给我们讲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艰难地翻过月台买橘子的场景时,我突然觉得特别感动。以前只是在书上看到文字,现在站在同样的地方,想象着当时的画面,才更明白父亲的爱有多深沉。
四(2)班陈艾兮:今天来到了浦口火车站,好像走进了朱自清爷爷写的故事里。古老的站台,百年的铁轨,藏着好多秘密。来到故事里爸爸买橘子的地方,我闭着眼睛使劲想:那个胖胖的爸爸是不是踮着脚,慢慢爬上月台?橘子会不会咕噜噜滚下来?鲜活的场景让我理解到了文章中所说朴质而含蓄的父爱。今天的研学活动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体验,原来课本里的文字,在现实中能变得如此生动!
陈雪莹老师:是重逢和离别的车站,是刻满沧桑的站台,是父亲蹒跚的背影,是我们一起携手带着孩子叩响历史的下午。读一篇文,和一群人,用半日的匆匆光阴,寻一处景。读书,看见更美好的世界;行走,遇见更好的自己。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走出校园,链接历史与现实世界。对一篇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观察、交流和表达能力。学校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研学活动,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文化中浸润。从美丽的校园,走向更加广袤的社会。
(供稿:濮小卉 编辑:滕国庆 审核:袁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