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备春耕,不误农事不负春。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劳动素养,贯彻 “双减”政策,推进“五育”并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南外河西二附小积极构建“HUI系列劳动校本课程”并逐年完善。3月29日,南外河西二附小的学子们汇聚七彩农场种植园,进行春耕仪式。
一场春耕的邀约
在古代,春耕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不仅代表了人们对农业生产的热爱,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春耕习俗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播种。
郑主任先给孩子们带来一节“春耕小课堂”,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种子的种植方式,青菜和生菜种子适合拌土播种,高粱和豇豆种子适合点种,而黄瓜和西瓜种子则适合育苗后再种植。赴以耕约春耕离不开农具,农具担任着唤醒每一颗种子的任务,郑主任又向孩子们介绍了劳动工具的使用,将锄头和铲子交接到孩子们的手中,并介绍了各个农具的名称以及作用。
一场春耕的仪式
鼓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希望,民间有流行击鼓迎春的习俗。让鼓声引来雨水,滋润万物生长;让鼓声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郑榕主任为此次春耕仪式致辞,她向同学们讲述了农耕的重要性,以及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她希望,同学们用心呵护每一寸土地,用爱浇灌每一株植物,用智慧探索种植的乐趣,享受每一堂劳动实践课,通过劳动增长智慧、强健体魄,在实践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一场春耕的体验
在全体劳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积极劳作,有序开展春耕劳动,以劳动实践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看,同学们锄地浇水,斗志昂扬,汗水与微笑在劳动基地上交织出一曲赞歌。孩子们用农具开耕松土,仔细将小种子洒进泥土里,期待今日的汗水能换来农作物的顺利发芽。
二附小春耕引关注
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对我校此次春耕活动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此次春耕活动的劳动和学习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增加了生活体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劳动的过程虽是辛苦的,劳动的果实却是甘甜的,协作的味道更是美好的。从课本到生活,从认识到实践,南外河西二附小将充分利用好“七彩农场”劳动基地,通过多学科联动和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供稿:孙秋 编辑:董晨 审核:袁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