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风伴着童声,暖阳映着脸庞。11月18日,南外河西二附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语文组以此为契机,开展“我们的爱心午餐”跨学科学习活动,让我们来一次别开生面的“午餐”。
语文老师走进班级和小朋友一起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口语交际课“我的午餐”,小朋友们围绕着“秋游的午餐应该带些什么”进行了讨论,语文老师从“大胆说”“仔细听”“能对视”三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表达,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带一些健康的轻便的饮食,并积极与小组成员分享。课堂结束,小朋友们很是激动,带着“和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参与到午餐的制作中”这一任务,个个摩拳擦掌。回到家后,?学子开始了与父母的沟通:“爸爸明天我们就要秋游啦,秋游要自己准备午餐,我们要带一些营养健康并且方便带的食物,我们可以一起制作三明治吗?”“妈妈,明天就要秋游了我好开心了,上课时老师告诉我们可以自己制作午餐,不过午餐要健康轻便比如说鸡蛋饼,我可以做鸡蛋饼吗,我想多做几块和我们朋友们一起分享!”小朋友们大胆与家人沟通,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有爱的和家人一起制作秋游的午餐。
在小朋友的期望与精心准备中,我们迎来了爱心午餐。每组的小组长为组员们准备了餐垫,迎着阳光,小朋友们围成一圈,席地而坐,从包里拿出了准备的爱心午餐,原本空旷的场地瞬间被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占满,有香甜的水果,有健康的三明治,有美味的饭团......老师们走进各个小组,坐在了小朋友的身边,小朋友依次介绍了自己书包里的东西,他们细心的将随身物品分成了两种:吃的和用的。吃的便是本次带来的各种食物,用的指各种清洁用品。
接着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准备午餐的过程。小朋友介绍了自己带来的午餐,很多小朋友的午餐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一(1)班的费敏宸小朋友带来的是三明治,他的三明治是和爸爸一起制作的。他先买来了切片面包,准备好制作所需的鸡蛋、生菜和午餐肉,在爸爸的指导下,费敏宸小朋友依次将菜夹进了面包里,一共做了五层,做好后将其切成小块放进了包装盒里。一(2)班的杨启恒小朋友拿出了自己和妈妈一起精心制作的海苔饭团,他先将海苔与米饭混合在一起,再放进模具里进行成型,美味的饭团就制作成功了。一(2)班的姚单带来的是鸡蛋饼,她与妈妈先将葱花切成小片放进搅拌好的面糊里,再加入少许调料放进锅里做成圆饼,最后拿出来后切成小块,营养健康的鸡蛋饼就做好啦!听完了小朋友的准备过程,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纷纷为其点赞。
分享了自己的爱心午餐的制作过程后,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品尝,很多小朋友拿出了自己的午餐与同学老师进行分享,食物吃的美,分享后的心情更美!孩子们欢声笑语飘荡在景区内,而孩子们乐于分享的身影更是成为了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