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一课教后记
《神经》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中的第二课。本单元设计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下切入,从趣味性、探究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几方面原则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对象——自己身体里的“司令部”进行研究。围绕本年级探究过程技能的训练重点——“解释与模型”这条主线,安排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理解大脑是最高指挥中心的作用,脊髓是低级的指挥中枢,神经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最后形成“保护我的大脑”的意识和要求。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是:(教参P157页)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上节课《大脑》的学习,学生对大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大脑的兴趣和欲望。这节课,主要解决大脑发出的命令传递到哪里去了?身体中接受到的信息是怎样传递给大脑的?这样一系列的问题。
限于我们人体的大脑、神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常情况下),因此,决定了本课的探究实验只能是接受式探究学习过程,学生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构建知识,但却可以用主动积极的探究方式来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把间接知识的学习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之中。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作用,利用课件、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脑和神经的作用。
通过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我觉得脊髓的作用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脊髓的功能、作用,是我本节课准备的重点。我设计了先做膝跳反射,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知道有些活动是不受大脑控制的,接着,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了解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过程,再举眨眼反射的例子,加深他们对脊髓作用的认识。
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活动,“正反游戏”与“测试皮肤里的神经的敏感性”,感觉在活动中所用时间较多,最后感觉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够用。最后准备的“锁手指游戏”和一段视频均没来得及组织开展、观看。还有,总结的时间较短,没能让学生好好的说一说通过本课学习,你知道神经的传导的过程了吗?没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所以,我把总结、巩固的环节留在了一个课后思考题上,如果学生能认真完成,还是能比较好的巩固、加深理解今天所学的学习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