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四区联片听后感-徐玉芬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2-06-06

四区联片听后感

 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徐玉芬

    此次在朝天宫民族小学参加四区联片活动,四区各有一位老师上课,以下是听课后的一些想法。

    本次活动围绕了一个主题,即生物多样性、存活和灭绝都是进化的结果,这是第二次接触主题类教学,原本以为主题类教学一定要提到主题限定的内容,这样就会与教材的教学目标有所区别,自己很费劲地思考着该如何设计这“陌生”课,但是此次教学活动让我体会到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的连贯性,递进性及整体性,其实主题教学一直深入在我们的一次次教学中,我们只要把每课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即是完成了一个主题的部分内容。

    第一节课是我区教师张婉宇老师的《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这节课我之前也开过公开课,相比起来张老师的课上的更淡定,更有趣,印象特别深的是本节课的游戏导入,可以一下子让学生勾起有关于植物一生的知识。但是由于朝天宫民族小学的学生没什么种植经验,,以至于课上学生回答问题并不活跃。最后就是在讲解主题内容的时候,张老师信息技术的功底深厚,做了一个FLASH动画介绍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和竞争,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如果是有声FLASH动画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第二节课是《动物怎么繁殖后代》,这位老师真是叫人印象深刻,偶尔冒出个口误反而使公开课的学生活跃起来,让我想到一句话:老师“笨”一点,学生会更聪明一点,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真理都是经历不断地提出推翻更新再推翻再更新这样曲折而漫长的道路形成了真理,所以我想小学科学课应更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不是死板的教条。

    第三节课是《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这节课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小学的课和高中的课一样内容,小学打基础为主,科学课更应以培养兴趣为本,否则把科学内容反复的上,学生就不会那么耐心了,自然也失去了兴趣。近来教育部出台了有关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纲要,大致内容是有关于幼儿小学学生的能力被拔苗助长,我想这方面的改善不光需要政策层面的,还要关注一下教材上有些不能因学龄而异的内容。

    第四节课是《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此节课的老师是语文老师代交科学,听后感觉是把语文的优美融入到了科学里,科学发现的发表很重要,语言的组织归纳也会影响学生的研究发展,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人会说“研究做得好的论文写得差,会写论文的研究搞不好”,所以科学课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内容的严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