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2012.10.18东片教研活动有感(新城小学 魏海婴)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2-10-23

关键词在科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10.18东片教研活动有感

 

新城小学 魏海婴

 

    关键词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学生科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和记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高屋建瓴的教授给学生新的知识,更需要在教授的前、中、后不断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整合了学生的前概念,是否让学生的认知形成了统一,而不是教授了科学规范的知识,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解释”离开课堂。

    回想去年上《火山和地震》时,自己总是囫囵吞枣的把概念硬塞给学生,希望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的介绍,就能理解概念。百科名片对褶皱的解释“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李海婷老师选择毛巾演示褶皱,要将一个软的东西和岩层建立起联系,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此后李老师用筷子让学生体验断裂,事实上“毛巾”代表的褶皱和“筷子”所代表的断裂是有一定联系,都发生在岩层,实验中的学生会认为这是两样不同的东西。因此,在选择模拟实验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材料之间的联系,如材料有替换,教师也应在实验前予以明确说明。

    《七色光》一课中,我觉得要向学生解释滤光现象,可以借鉴外语考级书里的色卡,色卡的作用是把单词遮住(色卡的作用是把相似的颜色遮住,好像不是滤光的原理,有待思考)。附1的方法,对教参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中间步骤的细化,如附1制造出滤光后,可以避免学生“光染色”观点的干扰。再解释物体呈现什么颜色是因为反射了什么颜色的光(初步解释光和色彩的关系)。接着用七色陀螺解释七色光可以合成白光,是不是可以先用7色滤光共同打在屏上,如果能成功则直接向学生展示了光之间的转换,可以解决光和色是否等同的问题,之后再用七色陀螺演示相同的结果,以此解释光和色彩之间的关系。

 

附1:

    把棱镜放在阳光下,这样通过它把彩虹投向白纸上。把一张红色的玻璃纸如图所示放在棱镜和白纸之间。这张玻璃纸将会像一个滤光器。注意观察白纸上的颜色变化。现在,再试一下绿色玻璃纸滤光器和蓝色玻璃纸滤光器。在每一个实验,白纸上的颜色都与所滤光器的颜色相同。红色滤光器只允许红色光通过;绿色滤光器只允许绿色光通过;蓝色也同样。滤光器吸收其他所有的颜色。   

摘自《现代美国小学实验系列:小学部分光学实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