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2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12-22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2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它的名字叫"人造地球卫星一号"。它的发射成功,标志人类的航天时代的到来,以后美国、法国、日本都相继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我们中国,虽然起步较晚,并且历尽艰辛,但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在我国酒泉发射场,用我们自制"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挂上了天空,电波载着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成为世界上进入太空的第五个国家。"东方红一号"起步虽晚,但水平不低,卫星自重173 kg,是五个国家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最重的。是前苏联的2倍多,是美国的21倍,说明中国火箭运载能力强。

加加林     卫星能够升空,人类能否适应太空环境,这样的问题变得十分现实。于是1957年11月3日,前苏联第二颗人造卫星"伴侣二号",就把一只名叫"莱伊卡"小狗载入地球轨道;1959年12月美国的"卫星号"卫星式飞船,把一只叫"萨姆"的恒河猴射入太空,并安全返回;1960年4月"水星号"飞船把三只老鼠送上了轨道。由于老鼠的生殖周期极短,容易观测太空环境对这类动物的影响,而猴子、猩猩属"灵长类",生理机制与人类相似,因此各国科学家都喜欢用这样的动物作试验。1961年1月美国的"水星号"飞船把一只名叫"哈姆"的黑猩猩送入太空,安全返回。这些试验证明动物完全适应太空环境。于是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升空,最后进入320公里的地球轨道,绕地球一圈历时108分钟,成功地返回地面。开天辟地,加加林是人类宇航第一人。从此以后,上天的人越来越多,宇航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相信,人类可上九天揽月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月球对于人类并不陌生,它是离开地球最近的天体。人要想遨游太空,它是首选目标。但真的要到那里去了,人们发现还有不少环节不甚了了。地球上的望远镜用来观测月球,可以达到50米的分辨率,但人的感觉还是像雾中看花。于是早在加加林遨游太空之前,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探测。美国、前苏联对月球发射了大量的探测器,最初都遭到了失败,或是中途爆炸,或是与月球擦肩而过,或是击中了月球却摔坏了仪器,无法向地面发回信息。这些重大的失败并没有阻止登月的决心。

     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的"月球2号"探测器升空,两日后在月球的静海着陆,第一次实现人类从一个天体到另一个天体的飞行。

     同年10月7日,前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成功的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

     1966年1月31日,前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在飞行了39个小时以后,在月球的风暴洋附近人类第一次实现软着陆。

     1970年9月20日,前苏联"月球16号"探测器,在月面丰富海软着陆,第一次使用钻头采集了120克月岩样品,带回地球。

     60年代,美国根据它庞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先后发送了9个"徘徊号"和7个"勘测号"月球探测器,拍回了数以万计的月面照片,以后又为阿波罗载人飞船着陆,发射了5个月球轨道环行器,为它登月地点提供探测数据。与此同时,10次阿波罗载人登月试验,从不带人到近地轨道飞行、带人模拟登月飞行、到最后带人登月预演。至此美国完成了登月的一切准备。

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三人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航天中心升天,这次飞行的目标是月球,这是人类的首航。他们经过75小时的飞行到达了月球轨道。于是由科林斯驾驶指令舱绕月球轨道飞行,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在月面近海一角降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奥尔德林紧随其后。他们在月面上进行实地科学考察,并把一块金属纪念牌插上月球,上面镌刻着"公元1969年7月,来自行星地球上的人首次登上月球。我们是全人类的代表,我们为和平而来。"他们在月球上兜留了二日,在完成月面考察任务以后,进入登月舱,离开月球回到月球轨道上的指令舱中,与科林斯汇合以后开始返回地球。24日安全返回地面,完成了这一次史无前例航天飞行。

登月     从1969年到1972年底,美国总共发射了7艘阿波罗带人飞船进行载人登月飞行。除了阿波罗13号,因为服务舱氧气箱爆炸遇险而中断飞行,3名宇航员安全回到地面以外,其余6次飞月全部获得成功。18名宇航员,12名登上月球。他们在月面共逗留了302小时20分钟,行程90.6公里,带回381公斤月球的土壤和月岩标本,实地拍摄了大量月面照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