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让科学思维真正的发生 ——南京市小学科学秦淮建邺雨花三区联片教研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11-01

   10月31日上午,小学科学秦淮建邺雨花三区联片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让科学思维真正的发生”。

   活动首先进行的是三堂精彩的科学研究课。第一堂课是新城小学北校区李楠老师执教的《土壤的成分》。李老师准备了来自古里花园、玄武湖、紫金山三处不同地点的土壤,不同地点的土壤里有什么共同的成分呢?问题驱动探究,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的观察,不断深入思考,亲自动手实验,教师循循诱导,细心指导实验方法。在一步步的观察,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同学们终于得到了答案。

   第二堂课是瑞金路小学王翔老师为三年级同学们带来的《纸》,王老师在生活情境中提出探究问题:“选择更结实更防水的材料制作纸袋,牛皮纸和报纸选择哪个更好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再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及时引导,同学们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成就感十足。

    第三堂课是雨花外国语小学田建平老师执教的《把盐放到水里》。课前的过滤比赛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怎样让食盐更快的溶解在水中?各小组抽取不同的问题信封进行研究。田老师提供了白板、白板笔,关键字卡片等材料,同学们在白板上画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展示。设计实验后,田老师提供材料超市自主选购卡,同学们根据实验方案勾选并领取材料进行实验,真正落实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科学思维真正发生。

   接下来南湖一小郭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如何构建有思考的课堂?郭老师带大家一起探讨。郭老师把科学家做研究与小学生学科学做比较,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科学课上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观察方法上引导,在思考步步深入时引导,在实验方案设计上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最后南京市小学科学教研员杨健老师作总结与点评。杨老师提出科学课是理性的,科学的观察要细致、客观、实事求是,科学的汇报要经过对比、分类、推理,科学的结论应经过归纳、概括,科学的味道就在于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以上三节研究课完美体现了科学味道,教师引导学生怎样去研究一个问题,比最终得出实验结论重要的多。本次活动在杨老师精彩点评后圆满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