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百思践行——合作探究中优化学生科学思维设计——建邺区科学第一盟区教研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5-29

523日上午,围绕百思践行——合作探究中优化学生科学思维设计的区级研讨活动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D楼报告厅举行,建邺区第一盟区科学教师齐聚报告厅,观摩、学习、聆听、思考研讨课:梁宁老师的《用种子繁殖》、闫晨曦老师的《盐和糖哪儿去了》,以及两场精彩的讲座分别为:高月老师的《指向科学本质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和柯欣老师的《在合作探究中优化学生科学思维的设计》,这一次的教研活动是对“思维”这一素养的生动实践。

“先教后学、问题主导、合作学习、当堂反馈”是百思课堂的课堂要素,充分体现了“百思课堂”的理念。这一次的教研以“合作探究”为落脚点,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科学概念,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梁老师的《用种子繁殖》这节课分为三个观察活动,顺势产生三个推理活动,通过直接观察种子内部结构推理其与萌发成植株的关系,再直接观察种子不同位置的摆放推理根的生长方向,最后间接观察种子的外形结构推理它的传播方式,最终建立科学概念。

闫老师的《盐和糖去哪儿了》这节课以小毛驴的网袋这一情境贯穿全课堂,并合理地将探究活动设计为利用茶包模拟网袋研究不同物体的溶解,从而达成“细致观察、客观描述以及有依据地分类”的目标。

高老师从科学本质出发,将百思课堂的教学理念与课堂相结合,不仅阐释了教师备课过程中的思考,更传达了我校百思课堂的精髓。柯老师从“科学思维”、“创造”、“合作探究”出发,深度剖析了合作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向教师们讲授了合作探究的实践路径,将本次的教研活动做了很好地提升和推广。

这次区级教研,是我校科学教研组对“合作探究中优化学生科学思维设计”的再一次深入学习与研讨,是一次对学校“百思课堂”的生动表达。正是在备课时一遍遍地打磨,一遍遍地完善,才能形成“百问—百探—百争—百放”的新样态课堂。相信科学组能够将“合作探究”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培养胜任未来的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