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科学

思维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建邺区小学科学第二研训联盟教研活动纪实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0-17

秋意渐浓,十月的微风带来了一丝丝凉意,也捎来了丹桂的芬芳。2024年10月10日,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承办了建邺区小学科学第二研训盟区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思维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第二盟区的全体科学老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共话成长。


第一节课是清润小学桂昕怡老师执教的《借助工具观察》。她整节课从“用眼睛观察”、“描述现象”到“借助工具观察”、“描述现象”,最后比较二者的区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借助工具观察的好处。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桂老师选择了红绸布作为观察材料,这样学生就可以用两只手进行工具的操控,观察起来更加容易和准确。在听心跳的环节,她先带领学生找到了心脏的位置,并通过贴爱心贴纸的方式,保证学生找心脏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后续用听诊器听心跳实验的效率。通过借助工具观察,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还深刻体会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第二节课是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任彭程老师执教的《事实与猜想》。本课旨在让学生区分事实与猜想,并能有依据地进行猜想。任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排队情景导入,用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事实与猜想的不同,借助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会进行猜想的事例,表明猜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并给学生提供有依据地进行猜想的机会。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特点,课堂增加了观察菜叶的小组活动,搭建言语表达的脚手架,引导学生科学描述观察的事实并依据经验进行猜想,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准确的表达能力,有效训练和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课后,两位老师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及磨课感悟。接着,由合作备课的陆亚宇老师和许淑俊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与评课,两位从自身教学经验和研课的经历出发,紧扣活动主题,阐述了教学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指导建议。



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本次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将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积极建立并加强儿童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发展了儿童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创新儿童生活。我们将继续前行,助力儿童新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