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登录
研训管理
搜索
首页
新闻快讯
区域
职教
中学
小学
幼教
教学研究
中学教研
小学教研
学前教育
体育研训
音乐研训
美术研训
信息研训
心理研训
教育科研
通知公告
科研动态
文件指南
成果展示
课题管理
教师培训
通知公告
培训动态
培训管理
专题培训
百校千师
教育技术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技术服务
德育中心
新闻简报
通知公告
德育心语
德育资源
教育站群
高中
中专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特教
学科专题网
道德与法治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道德与法治
>
教学资料
> 正文
道德与法治
首页
教研活动
通知公告
教师论坛
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
项目建设
地方课程
光荣榜
印的的宗教
来源:
浏览量:
225
发布时间:2009-12-13
印度宗教
印度
宗教包括
印度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
印度教(HINDUISM)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于公元8世纪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综合了多种信仰,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印度教还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它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印度教有种姓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且生来就决定。四个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伊斯兰教(ISLAM)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伊斯兰教对印度宗教、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于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
基督教(CHRISTIANSM)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据说在公元1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达数百万。现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基督教在印度有几个分支,如叙利亚教会、伦敦教会、丘奇教会、妇女教会以及兄弟教会等。基督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锡克教(SIKHISM)
印度有1.9%的居民信奉锡克教。“锡克”在梵文里的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那邦。该教于15世纪末由拿纳克创立。锡克教原属印度教,后发展为独立的宗教。该教祖师称为“古鲁”,共有十位师尊。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十七世纪高文德·辛格祖师提倡五K的装束以示与其他教徒的区别。五K即木梳(KANGHA)、长发(KESH)、剑(KIRPAN)、内裤(KAOHHA)、手镯(KARA)。
佛教(BUDDHISM)
印度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发源于印度,乔达摩是该教的创始人,是印度、尼泊尔交界处一小国王子,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八、九世纪以后佛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几乎消亡。1956年印度政府曾利用佛陀涅磐2500年庆祝之机,吸收了500万“贱民”加入佛教。但现在在印度信奉佛教的人已寥寥无几。佛教在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发挥了重要作用。
耆那教(JAINISM)
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耆那的意思是胜利者。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上一篇:
印度的种姓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