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观后感 新城小学袁君侠

来源:

浏览量:144

发布时间:2010-08-26

 宽容与尊重——观《入殓师》有感

首先谢谢李老师给我们推荐的这部电影——《入殓师》。

影片在厚重的大提琴中拉来帷幕,又结束于这优美的旋律。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为情节所感动,更为他们对生命的宽容和尊重所动容。

“入殓师”,在这之前我一点都不熟悉这个职业。尽管我也曾给亲人送终,但始终都不曾留意到入殓师的工作。直到看完了影片,我才对这个最初不被大家尊重与理解的职业有了一些理解。几点不成熟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尊重任何人、任何职业

在我们的内心里经常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就像影片中看到的:当邻居知道大悟的工作后对他的鄙视,以及妻子的离开……这无疑折射了社会的传统观念:这是一份肮脏又羞耻的工作!

大悟也犹豫过,那是因为他的第一天工作面对的是一位腐烂得发臭的老太太。这对于大悟这样一个有着美丽梦想的青年来说的确难以接受了。

但是当大悟目睹社长娴熟、投入地为逝者擦拭身体,以及在一切程序都结束后死者家人的感激与感动,也让大悟彻底明白这份工作的神圣与价值所在。这也让我明白了任何人、任何职业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尤其是那些在我们的观念中看似“耻辱”的职业。

二、用心发现身边的美好

大悟是个有梦想的青年——乐团的大提琴手。他从幼儿园就开始练习——尽管是被父亲逼的,但看得出来他后来喜欢上了大提琴,并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发展。但是命运却和他开了个玩笑——乐团解散了!追求梦想的路变成了死胡同,他必须重新找工作。

大悟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的职业会是“入殓师”。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报纸上刊登的就是招聘“入殓师”,也许大悟看都不会看的。社长的幽默也注定成全了大悟。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的职业并不是我们喜欢的职业,我们便开始怨天尤人、开始消极怠工、开始感到怀才不遇……总之,一切消极的情绪都来源于“这不是我喜欢的职业”。其实当我们真正静下心去感受我们的工作,便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好:与天真活泼的孩子打交道,他们会给你带来喜怒哀乐;你对他们微笑,他们也会给你灿烂的笑脸,让你的生活更有乐趣。

还清楚记得王栋生老师的那句话:“我们的工作有可能让明天变美好!”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愿景,一下子茅塞顿开,原来我们的工作是美好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

三、宽容自己、宽容他人

大悟对父亲的恨一直贯穿着整个影片:跟妻子提及父亲时的冷漠,跟同事谈到父亲时的不屑,无疑都流露了他对父亲的不辞而别始终无法原谅,即使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但是每谈到父亲我又能感受到大悟内心深处对父爱强烈的渴求。直到最后,他都想用草草化妆来发泄对父亲的愤恨。

可是当父亲手上的“石碑”掉下来的瞬间,大悟对父亲的恨一下子烟消云散。这也是整部影片感情基调的转折点和高潮部分。他便开始重新端详眼前的父亲并呼喊着“爸爸、爸爸”。大悟心中的结终于在父亲死后打开了。

我相信看到这里的人,没有几个能控制住泪水。我相信大悟内心会有愧疚:愧疚于这么多年心中只有恨,愧疚于即使得知父亲去世却仍然执意不来接他回家。我也相信送走了父亲后,大悟会宽容地对待任何人。

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也为了自己不带着怨恨去生活,我们应该宽容对待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部优秀的影片留给人们思考的空间是很大的,每次重温都会从中获得新的体会,这部影片值得重温去发现其中的人性美。

新城小学  袁君侠

2010年8月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