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3-09-13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区教育局“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年”的工作主题,聚焦“高效课堂与质量提升”,继续深入实践 “学区制”教研,推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扎实推进课堂教学变革,逐步形成“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模式,完善课程建设。

◆工作思路

1.继续深入落实“三有效、四过关”(围绕“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实现“教学目标设计过关,课堂教学操作过关,作业设计批改辅导过关,试卷命题研制过关”,实现课堂教学重点环节的新突破),规范学科教学。

2.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教研中关注课堂教学“微问题“,不以经验论,提倡用事实、数据说话,关注教师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发展性评价。尝试引入教研活动反馈机制。

3.按照课程课堂课题“三课”联动和以校为本的策略,稳步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校校行。

4.有序推进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项目,有效开展项目研究与培训。积极参与2013年全市性公民法制教育实践课程优秀项目及优秀案例评比。

主要工作

1.以学定教,关注课堂。

继续深入市教研室提出的“以学定教”的有效课堂,落实“三有效”、“四过关”,尤其是备课、教学目标设计环节,强调教师对学生发展个体的充分了解,关注学生当下经历着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活动化的品德课堂“的研究,让活动成为”有意义的活动“,让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

2.立足校本,适性发展。

教研重心下移,发挥校本教研对于学科建设、教师培养的阵地作用。根据学校特色适性指导,尤其关注小班化学校、部份学校“导学案“的变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研员将分别在试点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协助学校推进变革。成立学科发展基地,发挥优质师资和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3.创新模式,高效教研。

完善学区教研的模式,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采用主题式、体验式、合作式、分层式、参与式的教研方式,引导教师加强教学研究,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并在教研中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尝试引入教研活动反馈机制。聘任兼职教研员,充实区域教研力量。

4.项目推进,有机融合。

区域内公民法制教育实践项目逐年稳步推进,但力度不大,进度较缓。根据市、区教研室的指导精神,今年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为实现2014年项目覆盖率100%做好准备。具体做法,一要加强项目培训;二是各校要定人、定时,为项目开展创设条件(市里提倡各校在四年级一个班级开展,从课时量、质量压力考虑,要求放低,只是初步经历,教研组长或帮助一名年轻教师开展);三是加强项目过程性管理与指导。同时为下半年公民法制教育实践项目及优秀案例的评选做好冲刺准备。(优秀案例:这两年的都可以,优秀项目:2012-2013学年的)

参加“南京市小学地方课程《金陵文化》优质课观摩研讨会”,《金陵文脉》制片人现场为老师们做普适性文化讲座,并结合课例研讨,不断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第7周周二)

5.梳理队伍,梯队发展。

在市级德育坊、骨干班的培训基础上,区内、校内要梳理学科骨干与种子教师,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课题、论文、公开课、项目开展等多方面的指导,创设机会,搭建平台,有计划地培养,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具体安排

周次

日期

1

9.1--6

 

2

9.9--13

周二各校教研组长会 完成学科基地评选

3

9.16--20

 

4

9.23--27

服务性视导

5

9.30--10.4

国庆放假

6

10.7--12

区级教研活动(一) 上交公民法制教育优秀项目材料、案例

7

10.14--18

15号金陵文化优质课展示活动(北京东路小学)

8

10.21--25

服务性视导、教学实践周(蹲点江心洲、双闸小学)

9

10.28--11.1

 

10

11.4--8

区级教研活动(二)

11

11.11--15

 

12

11.18--22

评价性视导

13

11.25--29

垃圾分类读本培训活动(白下石鼓楼路小学)

14

12.2---6

四区联片(地点:金中实小)

15

12.9--13

“家庭”主题教学的课例研修展示活动(城区片)

16

12.16--20

评价性视导

17

12.23--27

 

18

12.30--1.3

 

19

1.6--10

 

20

1.13--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