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道德与法治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03-19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根据教育局和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重点,品德学科将以小学各年段学科核心素养——“公民能力的培养”为研究主线,进一步加强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提升高效课堂品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全方位服务学校和区域教育。

◆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重点: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公民能力的培养”

2.依靠四个抓手:项目推进、课题研究、教师队伍培养、质量过程性管理

◆主要工作

1.项目推进

借公民项目实施十周年之际,进一步推进公民法制教育实践项目在区域内的实施。积极申报省级公民教育优秀案例、优秀项目(近两年的项目均可申报),为前阶段研究做好总结,为下一阶段的项目实施做好准备。

2.课题引领

1)作为省级重点课题《区域性统整式<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构建与实施的研究》子课题《中年级课程纲要构建与实施的目标研究》的承担单位,加强研究,顺利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

2)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完善学科课程建设,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正式启动并逐步推进“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市教研室提出的“基于标准的教学”相融合,将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课程标准结合,梳理出小学各年级应当具备的各项公民能力。

3.队伍建设

1)继续发挥市级骨干班、区级学科中心组、区级青年教师骨干班、区级公民教育项目研究班的不同作用,加强学科队伍培养,多层次多方向地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带动学科整体推进。

2)以市学科带头人、能级认定等评选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主动发展,自我定位。

4.以赛促研

按照区里的计划安排,开展学科基本功竞赛活动,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竞赛模式与省市接轨,全面考查并提升教师基本功。各校应相应组织校级初赛,以赛促练,全方位地促进教师教学素养提升。

5. 加强质量过程性管理

1)提升服务性视导、评价性视导效果。继续倡导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提升质量。

2)通过高效课堂展示注意归纳整理区域内本学科高效课堂的特征,根据本区学科教学实际,分层次提出《学科高效课堂教学建议》并根据建议开展40岁以下青年教师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安排

周次

日期

1

3.2--6

 

2

3.9--13

10号教研组长会

3

3.16--20

 

4

3.23--27

27号区高效课堂展示活动(陶小方艳)

5

3.30--4.3

《品德与生活区域化实施课程指南》市级研讨活动

31号区级教研活动(地点:南湖三小)

6

4.6--10

7号与栖霞区学科建设手拉手交流活动(迈小)

7

4.13--.17

市优青展示(一)鼓楼

8

4.20--24

 

9

4.27--5.1

市优青展示(二)玄武

10

5.4--8

5号区级教研活动(地点:南湖一小)

11

5.11--15

 

12

5.18--5.22

19号三区联片活动(地点:新城小学)

13

5.25--29

26号电影在品德课堂中的运用研讨(五老村小学)

14

6.1--5

区级基本功竞赛

15

6.8---12

9号区级教研活动(地点:莫愁湖小学)

16

6.15---19

 

17

6.22--26

 

18

6.29--7.3

 

19

7.6-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