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建邺区品德片区(一)教研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
2012年3月6日 |
活动目的 |
推进品德课堂“活动化生活化”的研究,向课堂要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参加活动人员 |
裘淼、陈蕾、宋琳燕、李莉、陶文婷 |
活动召集人 |
李莉 |
研讨活动过程
一、陶文婷老师第二次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课。
二、全体人员就本节课进行研讨。
参加活动人员分别给予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
宋琳燕老师:修改过后的教学过程流畅了很多,用故事导入很吸引人,教学目标更明确了。能感觉到这个班级的孩子整体素质比较高,有舞蹈、绘画等兴趣爱好的孩子较多,水平也不错。特别是分组的时候,孩子很有秩序,有条不紊。但教师应该多关注一些课堂生成的东西,比如说有2个跳舞的孩子,在这么冷的天,为了展示舞蹈,是穿着凉鞋一样的舞鞋上课的,对于这点,教师应给予高度表扬,能看出孩子对自己的兴趣是抱着非常认真的态度的。
陈蕾老师:课堂上可能只能有几个孩子读自己的感受,孩子都写了应该让他们都贴到黑板上来,对孩子贴的感受教师应有个交待。“写一写”这一环节的问题不太合适,问二年级的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对你有什么影响?”这个有些深了,可以换成“给你的收获是什么?”或“给你带来了什么?”等等。
裘淼老师:今天老师的板书很漂亮,几个板块很清楚。教师的语言还要再精炼一些,孩子展示自己的画画时,教师放手让孩子自己说,不要越俎代庖,帮他说。当有个孩子说既喜欢手工,又喜欢画画时,你不该让他选一样,兴趣完全可以有几样,可以广泛。
李莉老师:分组环节有些浪费时间,很好看的板书干嘛一定要写上什么“绿”“红”“粉”等,教师可以直接用彩纸折成席卡样,在分组这一环节时写“画画”“制作”舞蹈”等,可能效果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