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天的寒意抵不过教育人的热情,12月22日上午,主题为“努力贴近儿童生活的德法教学”的建邺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专场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的报告厅举行。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静老师主持,全区各小学德法教研组长和相关年段教师全程参与。
本次活动包含了三节研讨课和一节讲座。首先由新城小学北校区的曹杨艳老师执教二年级《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曹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域——校园入手,通过观察、采访等形式,启发学生发现身边实实在在的美丽剪影,感受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给予我们的温暖与感动。接着由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杨文均老师执教四年级《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一课时。杨老师充分发挥了男老师独有的幽默风格,围绕着生活中垃圾的现状,带领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探究目前存在的各种垃圾问题,认识到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之后来自新城怡小的殷俊老师讲授了《变废为宝有妙招》的第二课时。她紧扣南京强制施行垃圾分类这一热点话题,直面“还不够理想”的实施现状,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并且回顾到具体生活中,将减少垃圾的妙招落实到现实生活的点滴之中。最后由新城怡小的德法教研组组长陈玉老师进行题为《德法课堂实践真“怡学”》的经验汇报。她在汇报中精准阐释了学校“以学为中心,以生为发展”的怡学课堂理念,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展示新城怡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贴近儿童生活的探索和追求,特别提出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教学,将德法学科的课堂目标润物细无声地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随后,徐静老师围绕三节研讨课,和在座老师一起讨论交流了活动前布置大家的三个关注话题。在对几位老师及背后团队的精心准备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徐老师特别强调了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深度研读,以及与学生生活的高度契合,在灵活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将课教得准确、扎实、有趣。在场老师时而凝神谛听,时而各抒己见,受益颇多。
本次活动再次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与儿童生活无限贴近的理念,引导学科老师沉下心研读教材、放开手大胆创新,力求使我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实、更新、更有生命力!(信息员:陈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