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输出贵在语境的真实
——观沈峰老师的《Planning for the weekends》有感、
双闸中心小学 方 妹
沈峰老师一直是江苏省小学英语教师群里的楷模,她也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我从学生到老师角色转化的第一次体验就是观看沈峰老师的课,那时我还是刚入师范学院的大一学生,那是我第一次不是以学生而是以准教师的角色去观赏一节课,却也是给我最深印象和最具影响力的一节课。那是一节三年级的 “A boy and a girl”,不奢华却非常扎实,环节不多却都很具有交际性,而就是这种朴实的教学情境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让学生觉得如在日常生活中交流运用,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
我一直相信“童真童趣”,想要和儿童交流,那么“真实”就必不可少。“真实的信息,真实的语境,真实的反馈”是我从沈峰老师课上观察到的几个“真实”。
从一开始的Free talk沈峰老师就采用了老师与学生间的真实信息来交流,并在真实的情景中(今天是周五)设想周末的安排,从而引出本课时的重点句型。关键是沈峰老师并没有仅限于学生的说,对于学生的应答会做出适当的反馈,或者重复一些比较好的、长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再听一遍,这既是对该同学的认同,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听力的一种训练。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沈峰老师始终坚持真实语境的设计,通过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老师的朋友等来设计创设语境,安排在揭晓答案之前让学生先猜测,这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达到了思维训练的目的。
正如张海燕老师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应该是有感而发的,而不是被限定住的机械操练甚或变成强迫。教师只有在创设合理、真实的语境中,才能激发学生流露真实感情,才能达到真正对话的目的。所以说,语言的输出的质量在于创设语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这也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观看沈峰老师教学视频有感
双闸小学 杨春红
一、 教学过程
Step 1.Daily talk
Step 2. Pre-reading
(B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1. Guess: the Ss plan ---She is going to do, They are going to do(T point to the Ss to explain)
2.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today?
Ss: I think/Maybe we are going to …
3. T show the teaching plans today, check which Ss’ guessing are right.
4. Think and guess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show the pictures of Girfield,Langlang, some friends of the teacher
Step3. While-reading
1. Show the Pictures of Gaoshan and David
T;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Read the preface together
Ss---see Beijing Opera, gave a concert
2. Listen again and take notes----what, when, where,who?(write down on the Ss’ paper)
Qs: Who is going to see the Beijing Opera?
When and where are they going to meet on Satruday?
Is there a concert in their school on Sunday morning/
Who is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at the concert?
Are Wang Bing and Liu Tao going to play at the concert?
3. T give the notes on the BB, ask Ss to recite the dialogue with them
4. How do they talk about their weekends?
Ss draw the questions they used to ask their weekends’ plan
5. Show some cartoon image, ask question------in the pattern of chating on QQ
Let Ss help to answer
Ss: I would love to, but my parents want me to cath up with the best Ss, so I have to do a lot of exercise.
Sounds great. I’d come.
Step4. Post-reading
1. Talk about our plans
Order the sentence of asking the plans on the blackboar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come?
-------Shall we meet at…..?
2. Check the plans T show before the lesson, do they all achieve ?
Step5. Homework
二、 观后感
沈峰老师上的是江苏牛津英语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的part A部分,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利用free talk 和guessing game帮助学生激活了与本文有关的知识,包括谈论weekend 计划用到的单词和句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给出了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通过问题让学生从文本中学习了如何谈论周末活动计划、做笔记,从而熟悉文本。之后通过QQ聊天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复述这些问题的运用。最后让学生讨论自己的周末计划,回应了之前的教学内容,也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沈峰老师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如:free talk、guess、qq chat 等,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且听、说、读、写全面训练,还与学生分享学习策略。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观沈峰老师课后学习感想
南京市双闸中心小学 陈柳明
这是一个长篇对话教学,沈峰老师对教材处理层次分明,很好体现了现在南京市江苏省今年来对6年级语篇教学的思路,在这节课上体现的非常完整。对话教学处理中,在读之前沈峰老师做了很好非常好的铺垫,从now---where, what, when几个方面为学生做了整体铺垫,且铺垫自然,简短流畅。整体铺垫为学生搭了一个大的框架,采用听的输入方式更采用了阅读分层推进的方式,对新的语言点知识点沈峰老师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更多让学生推测,调动学生6年英语学习的经验猜测,在语言输出方面对孩子提了很好要求。所以第一点给我们的感受是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非常的得当。
我的第二点感受是:课堂上能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训练,在训练中提升。从开始的free talk,接着猜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lan for the lesson,然后猜谜游戏,一直到整节课的结束,无处不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地训练自己的语言能力。这期间孩子为了完成每一个任务,积极思考。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本节课的猜测本节课学习内——plan for the lesson环节,学生说出了很多很长的句型,甚至出现了较长的从句,尽管某些句子孩子说的还有些语法错误,但是沈峰老师并没有直接点出错误,而是带着孩子一起说出正确的句型,并且对孩子说的较好、较长的句型加以鼓励、表扬,不仅保护了学生说的积极性,而且极大的鼓励了孩子说多、说长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学习过沈峰老师的很多课,不论是现场听,还是视频的观看,每一节课都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沈峰老师对学生的充分关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德国教育专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劣等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课堂教学是由学生和师生共同创造的。沈峰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状况,适时调整情感运行,总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视、听、思、说、议、写,使学生能愉快地投入,达到师生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
观后感
管欣彤
观看了沈老师的视频课之后,我收益很多。沈老师在这节课中的很多教学方式,策略与评价等正是我们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和提倡的。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出英语学科的特点。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育,学生通过听、说、动唱、玩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在沈老师的这节课中,学生学习兴趣非常的浓厚,沈老师所设立的话题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当然愿意去学。比如在游戏环节,通过Think and guess的游戏让学生猜猜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们打算做什么,教师给出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问题,学生进行大胆猜测,这样的游戏目标明确,吸引学生兴趣。学生用来猜测人物的计划和打算,在猜测过程中,学生口语交际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很想知道自己猜的与答案是否一致,这样在揭晓答案时,学生会很认真,之前操练的句型在此有进行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一些新的知识在这里就自然引出来了,学生学得很自然,老师教的也很自然,不突兀。不管说学生的回答是否与教师设立的是否一致,重要的是在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了发挥,教学重难点就这样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解决了。这就是在快乐中学,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创设情境,表被动学习委主动学习。在沈老师的这节课中,情境创设很自然,看不出刻意而为之的迹象。比如让学生进行猜测人物打算做什么时,有学生回答"He's going to...",沈老师就问" Are you sure ?",学生回答"No",沈老师就说"So you can say :Maybe"既然是猜测,就不是肯定,所以应该用上"Maybe"。我觉得沈老师的这句小提示很符合此处的情景创设,真实自然。
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在沈老师的这节课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整堂课突出快乐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就比如一盏指明灯,明确了方向,“路”让学生自己去走。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生与老时间的交流,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思考,都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这些方式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出发点。正是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良好的状态。整堂课紧凑不失轻松,活跃不失有序,这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创建一个"有序,有乐,有跃,有学,有获"的课堂氛围.课堂是互动的,师生间的感动也是互动的,学生感染着老师,老师感染着学生.
改版后的《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沈老师这节课中,学生处处在用英语做事情,完成事情,效果很好.比如在学习重点知识时,假教师不是指让学生说出中文或自己出示中文,或简单的用英语一带而过,而是把机会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用英语来解释意思,这样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懂了.这一点让我很受启发,我们不要总不放心孩子,担心他们做的不好而去代替他们做,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孩子只要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做得好,甚至比我们想象中的好.所以我觉得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孩子"自由飞翔".即使做得不尽如意,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有所收获,不是吗?
语言学习要从语法讲解中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回答稳重细节部分的问题时,小贴士提示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做好笔记,记录下重要信息,这对高年级的英语阅读学习,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很有帮助.
另外,沈老师的语言也不失幽默,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沈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很有亲和力,她通过自己的语言,肢体,神情等对学生的回答即表现给与肯定与鼓励,这也是激励的方式.其实课堂上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止一投足,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反馈.在这节课上,沈老师发挥了她个人的人格魅力,我想这样的魅力来源于她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热爱与追求,我要是学生,我也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上这样的英语课,爱上英语学习.
以上是我本次学习的粗浅体会,我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课堂,认真踏实的学习和实践,向前辈同行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