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应华峰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学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教学,如观察、操作、分析、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思考的过程中,提高“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1、回忆
师:什么是平行四边的面积? (请学生用手比划)
要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头脑里应该先回忆些什么知识呢?
预设一:想到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预设二:想到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也相等。
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猜想
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你们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怎么算呢?
预设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邻边。
预设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有句话叫做“实践出真知”,下面就请自己想办法求出这样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3、探究
(1)了解学习材料,制定计划。
师:为了方便同学们探究,老师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些材料与工具,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一张边长1厘米的透明方格纸,一把剪刀、直尺。
师:先给大家1分钟时间想一想,你打算如何用这些工具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学生利用学具,独立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研究情况。
4、交流
预设一:直接覆上方格纸数方格。
提问①:为什么数出方格的数量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提问②:两边不满格的怎么数?
预设二:先沿高剪、移、拼成长方形,再覆方格纸数方格。
提问①:为什么不直接覆上方格纸数方格,而要先这样剪、移、拼后再数呢?
提问②:除了这样剪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怎样剪呢?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
提问③:这些不同的剪拼方法,都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三:先沿高剪、移、拼成长方形,再量出长和宽,算出长方形面积。
5、提升
①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这几种方法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后两种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②怎样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
板书: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剪、移、拼
师: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沿着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剪、移、拼看看是不是都可以变成长方形?
师:都成功了吗?说明什么?
③将一个图形剪、移、拼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像这样有的变了,有的没变,但核心的重要的没变,在数学上就叫做转化。
转化
板书: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剪、移、拼
④为什么要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而不是其他形状呢?
(新) 转化 (旧)
板书: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剪、移、拼
6、总结
师:生活中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剪的,例如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园,或者老师黑板上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不剪,你还能求出它的面积吗?结合之前的活动经验,先想一想,再同桌讨论。
预设:比划着剪拼成长方形,指出宽是高,长是底,底乘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拿出之前剪拼过的平行四边形,像我这样一边比划,(拿出剪好的平行四边形,反复来回平移)一边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尝试讨论出一个比较简单的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7、反思
师:这个结论对吗?确定?
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问:这样也变成了长方形,长是原来的底,宽却是原来底的邻边,根据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那岂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又应该等于底×邻边了?
师: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在转化时就必须保证什么不变?
8、回顾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之前的学习过程,我们怎么就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以后再学习一个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时,你觉得可以怎样研究?
9、练习
(1)看图列式。

师:最后一个图,12分米这个数据为什么没用上呢?怎么才能让它用上呢?说明利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注意什么?
(2)画一个和已知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画的底和高都一样吗?为什么面积还会一样呢?只要满足什么条件面积就相等呢?
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还有什么相同点?说明什么?
(3)图形等积转换练习。
师:老师这还有一些大家不熟悉的图形,你能说说如何求出它们的面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