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数学

云展示 显精彩——记小学数学教研、科研“双研”合一展示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06-10

69日下午,小学数学教研、科研“双研”合一展示活动借助腾讯会议如期在云端举行。近几年来致远外小数学组团队围绕“支持儿童数学创意学习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研究,此次活动由致远外小数学组四位骨干教师围绕课题中的一个特色项目“动手做”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市优秀青年教师范韦莉主任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用儿童的方式抵达数学的内核——小学数学“动手做”课程价值与学习设计》。范主任从理序、厘定、实施三个方面娓娓道来、展开分享。首先,范主任梳理了各年级教材中“动手做”栏目的安排, 对“动手做”的任务类型进行了分类。通过对案例实验“用一张不规则纸片分别折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数据的分析,反思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的不足:没有重视操作活动,或者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其次,范主任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动手做的内容特点:非常规、深层次、复杂性、抽象性,分析了“动手做”的最终目的等。案例“长方体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6块”生动而深刻。最后,范主任介绍了“动手做”课程整体设计,并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享。

区优秀青年教师桑坤以《“动手做”,儿童思维进阶的“云梯”——“动手做”的目标及教学实施建议》为话题进行了分享。桑老师采用了理论知识和思维导图式的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动手做”过程中的核心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思维进阶。桑老师还从“动手做”素材的特点、不同年段“动手做”的不同要求、“动手做”版块内容的合理分布等三方面谈了如何构建“动手做”教学素材体系。“剪拼无盖长方体”“‘矮胖子’和‘瘦高个’体积大PK”等案例形象而有趣,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桑老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动手做”教学设计的实施建议,为一线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的可行性建议。

区优秀青年教师刘媛给大家分享了一年级“动手做”课例《玩转三角数图》。《玩转三角数图》这一课例以游戏为载体,基于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鼓励学生主动去观察(有序概括)、操作(归纳优化)、反思(合理思考),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玩转三角数图的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助力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处。这样的“动手做”活动,改变了以往的静态教学,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创造,给数学课堂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区优秀青年教师郑雪凤结合三年级“动手做”《有趣的方格游戏》为例分享了关于“动手做”的做法和思考。此案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对图形或几何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相关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培养问题意识和空间观念。郑老师还提出了关于“动手做”教学思考:“做”的目标从经历走向经验、“做”的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做”的交流从隐形走向显性,保证在数学课上看见学生思维发展、思维进阶的过程。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们思维开阔、有所启发。以研促教即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研的深入开展,作为一种互赢的形式,有效推动了课题和教研的双向发展,值得学习和借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