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小学数学

童心探数学 实践启思维——“建邺、雨花、秦淮”三区联片教研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2-13

冬日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学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深刻理解新课标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024年12月12日上午,“建邺、雨花、秦淮”三区联片教研活动在南外河西一附小展开,本次教研的主题是“童心探数学,实践启思维——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讨”。

本场活动中,来自三个区的老师共展示了四节研究课。第一节课由南外河西一附小施娅林老师执教《度量衡的古与今》。施老师以“同样是1斤,南京的1斤和台湾的1斤为什么不一样重”这个真实的生活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了解“衡”的发展历史,感受标准从多元到统一、从粗略到精细的过程;接着和学生一起通过数据来理解与质量单位相关的成语,感受成语的含义;最后,鼓励学生用多样的学习方式继续研究“度”和“量”。

第二节课由金陵华兴实验学校周洁老师执教《分图形中的数学秘密》一课。周老师从“将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分成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最多可以分几个”这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分图形的不同方法;再通过改变图形数据的倍数关系,使学生体会到在分图形的过程中要边分边调整。整节课思路清晰,设计合理,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解决问题。

第三节课是由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分校魏婵老师带来的《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魏老师从学生已有的调查结果出发,引导学生总结调查资料、整理资料的经验与方法,并思考还有哪些疑问。在后续解答疑问的过程中,首先启发学生通过画图分析厘清分段计费问题的具体含义,再尝试计算家庭用水费用,学生在比较与交流中理清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魏老师还带领学生凝练研究思路与方法,鼓励学生研究生活更多的分段计费问题。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进一步发展了数学核心素养。

第四节课是来自南京市火瓦巷小学的王欣玥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折扣》。王老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带领学生思考生活中不同折扣现象中现价、原价和折扣率的关系,并提供开放的问题场景,师生共同探讨促销背后的数学道理,学生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辨,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教师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专家的指导与引领。活动最后,南京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正松老师对四节课进行点评和指导。刘老师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的课堂都突出问题引领、凸显数学知识、关注研究方法。同时,也给老师们提出宝贵的建议,“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并关注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冬有暖阳,求索在路上。本次三区联片研讨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老师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