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一:
人工智能工作坊一的研训活动在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成功进行。首先由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的王文静老师执教公开课《智能门的设计与实现》。王老师将课程背景设定为校园举行开放日活动,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下参观的家长仍然需要佩戴口罩。为了减少人员接触,高效实现口罩的检测,让同学们通过校门的造型设计、模型搭建,在到本节课通过舵机和视觉传感器的使用,实现门的智能控制。王老师通过项目化教学,让学生亲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后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的陆春燕开设公开课《Yanshee迎宾机器人》。陆老师用Yanshee机器人和一段介绍Yanshee机器人功能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机器人的兴趣。她将本节课的任务背景设定为期中考试后开家长会需要Yanshee担任迎宾大使,非常贴合学生生活的实际,用三个基本任务和一个拓展任务展开本节课的活动。任务从易到难,任务之间环环相扣,设计巧妙,学生们经过小组分工合作,利用模块化编程工具pc-blockly的使用,通过各种模块的调用以及红外传感器和触摸传感器的使用,顺利完成运动控制、传感器读取、机器视觉等模块的综合编程体验。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组织有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密切,学生思维活跃、整体的任务达成率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达成了预期的目标。
莲花实验学校的朱伏波老师开设讲座《人工智能的内涵》。朱老师从人工智能的定义开始讲起,分析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区别。再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入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探讨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引发老师们对当前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的深入思考。
最后,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的华永兰老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的崔春燕老师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既有对课堂教学的肯定,也有中肯的改进建议。不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





工作坊二:
阴雨绵绵的天气也无法阻挡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初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作坊二的活动在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如期举行。
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的龚波老师,首先带来《神奇的遥控器》一课,他从生活中的实际痛点出发,寒冷的冬天,你已经钻进暖呼呼的被窝,突然想起客厅的灯没有关,不得不起床抖抖索索地去关灯,于是决定研发一款蓝牙遥控灯,在手机上就能控制客厅、卧室灯光的关和开,让你在家中随时随地开灯和关灯。本节课他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梳理遥控器的功能逻辑,编写相应的程序,利用设备的蓝牙模块来控制灯的开关。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执教第二节课的是南湖二中的孙玉雪老师,她通过最强大脑游戏导入,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切入点,将Python嵌入到游戏活动中。通过三个探秘活动,制作最强大脑游戏的三个版本,带领学生认识Python程序设计语言,体验Python编程的一般过程,体会命令行的输入与调试,激发学生对Python的学习热情。孙老师整节课逻辑清晰,教学流畅,学生任务完成度较高。
课后,刘维明、常澄、梁小芩三位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教学设计的亮点,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次活动让大家对人工智能和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