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地理

建邺区小学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新城小学北校区顺利举行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11-13

1110日上午,建邺区小学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成功,活动主题基于新课标的信息科技课堂研究暨新教师展示课。区信息科技教研员汪俊老师以及全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参加了活动。整场活动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的陈凡燕老师主持。活动分课例展示、说课、评课讲座四个环节。

活动伊始,三位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第一节课是,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二附属小学的滕国庆老师执教《信息的来源》一课。情景导入环节,滕老师以喂养宠物为话题和学生交流,引出如何养护金鱼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新授环节中,学生从实际观察、查阅资料、网络查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养护金鱼的相关信息,分组体验信息获取过程,并在体验的过程中总结不同信息获取方式的优势。接着,通过买鱼骗局的真实事件告诉学生要警惕虚假信息,学会甄别信息和筛选信息,选择官方权威信息。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将所学知识用于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节课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的吴可老师执教三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在线信息的搜索——流浪文物寻根之旅》。本节课以帮助流浪文物汝窑玉壶春瓶找寻身世记忆为情境线索,吴老师引导学生使用扫描二维码、拍照识图、听歌识曲和搜索引擎查找的在线搜索方法,揭开文物我是谁、我在哪、从何而来、为何而来的身世之谜。学生在掌握在线搜索信息方法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文物流浪在异国他乡的屈辱历史,浓浓的爱国情照映着孩子们的赤子之心。

第三节课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刘馨童老师执教《探秘韩信点兵》,本节课源于五年级“身边的算法”模块,是一节体验与运用算法解决经典数学问题的算法课。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构建算法模型。然后通过三个由简到难的递进任务,让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将其转化为程序。接着总结编程解决物不知数问题的算法——枚举法,再设置两个挑战任务,让学生尝试设计求解算法并通过程序验证。让学生在枚举法的具体讨论中体验算法和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课评课环节中,三位执教老师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课后感受与大家分享。

来自生态科技岛小学朱巍老师、江东门小学汪莺茵老师、晓庄一实小的滕倩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朱巍老师分三点对第一节课进行了点评,首先本节课氛围轻松愉快,师生互动良好,其次有效利用了学习单,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后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汪莺茵老师对第二节课进行了点评,认为导入部分十分吸引人,设计很巧妙,任务环环相扣从学习层面上升到爱国层面,其次在第三个环节,用百度搜索部分关于关键字的提炼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处理很到位。滕倩老师对第三节课进行了点评,认为本节课从分析问题到抽象建模到解决问题一步步带领学生解密韩信点兵,三个任务层层递进,同时认为本节课不再是以往只是让学生完成编程任务,而是上升到信息素养的培养,从单纯的编程变成了任务的推进,从技术层面上升到素养层面,让学生通过编程进行验证感受到了算法的魅力。三位评课的老师都充分肯定了上课教师在践行新课标上的突出亮点,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个环节中来自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的茅心溯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题目为《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的讲座。茅老师针对新教师在新课标解读和新教材实施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结合了自身在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所有老师进行答疑解惑,给了基于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和基于udb理念的逆向教学设计这两个教学设计思路。讲座强调从“真实性学习”出发,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产生冲突、进行辩论,这才能培养孩子解决真问题的能力。最后茅老师以新城小学北校区为例,为信息科技实验室落地提供了方向。

活动最后,教研员汪俊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今天三节课都巧妙地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可以看到信息科技学科的变化,并指出在往后的教学中要拓宽思维,从需求反推对技术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表达、充分分享,最后才能真正落实到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汪老师肯定了今天上课的三位老师付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鼓励,这三节课都是生活中真实场景的运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论是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生活中养殖技巧还是物品的分发计算,从生活中出发回到生活中去,真正达成了学习的目的。

教研无止境,学习共成长。本次活动为探讨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加强了全区小学信息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在以后的工作中,老师们将会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践行新课标,探索新路径。

(新城小学北校区  茅心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