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地理

小学信息科技课堂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0-25

  20241025日上午,建邺区小学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南外河西一附小顺利开展。活动聚焦小学信息科技课堂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实践,践行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建邺区信息科技教研员汪俊老师以及全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参加了活动。南外河西一附小赵安琪老师主持了本次教研活动。

  第一个环节是研究课展示。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分校的薛忠艳老师执教《编码的规则》,首先通过解决生活中真实的借书问题,来导入新课,从而进一步探究包括索书号在内的“南图”中的其他编码规则。在新授部分,共有三个小活动:活动1:在了解了索书号编码规则,运用编码规则在解决定位图书的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的编码规则实例。活动2:通过存包柜数量不够应对人流量的问题,思考如何修改编码,探寻编码长度和信息量的关系;活动3:引导学生将新知迁移应用到班级图书角情境中,来解决图书角无序的问题。并在最后的拓展部分,为体现情境的完整性,为学生展示了图书角编码的海报,引导生将编码真正付诸应用。

  南外河西一附小的吴可老师执教的《用图形进行编码》以破解《黑白格的秘密》为情境主线,设置了四大项目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图形码。学件《黑白格的秘密》由许多图形码组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使用图形码的过程中学习图形码。首先让学生扫码自学图形码的微课视频,总结条形码与二维码的特点与差异,接着通过“情景匹配游戏”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二维码识别的因素,从而了解“位置探测图形”和“容错功能。”最后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设计二维码,巩固所学知识。

  江东门小学的汪莺茵老师执教的《用图形进行编码》一课,围绕图形码展开,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导入环节通过猜老师名字的游戏,引出图形码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视频介绍了条形码和二维码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识别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此外,还强调了图形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形码会带来哪些不便。在制作二维码的实践环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醒学生注意二维码使用的安全问题。

课后,三位上课老师进行了简短说课,分享了课例设计与执教心得。

  接着,来自南外河西一附小的胡燕青老师、致远外小分校的姚睿老师、生态科技岛小学的朱巍老师、南湖二小的王玉慧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

  胡燕青老师对第一节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这节课内容设计丰富合理,围绕南京图书馆借阅书籍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信息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姚睿老师对第二节课进行了点评,他肯定了吴老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的很多优点,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学习之旅。吴老师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发挥了学习主动性。

  朱巍老师也对第二节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本节课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和综合性,教学评价多元化,除了对学生作品和实践成功评价之外,还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与合作能力进行了评价,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王玉慧老师对第四节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这节课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五个课堂活动环环相扣,任务要求明确,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完成度都很高,同时鼓励学生了发挥创造力,设计个性化二维码。

  随后,陶行知小学的王蓉老师对三节课进行整体点评。王老师也参与到三位上课老师的磨课过程中,对老师们付出的大量时间精力、对教材与课标的深入研读,表示赞赏。王老师针对如何落实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的教学评一致性提出了三条策略:一是采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方法备课;二是确定符合新课标且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三是使用嵌入式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活动的最后,建邺区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汪俊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汪老师认为新课标与新教材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课堂中大量的师生交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今天的课程内容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老师们创设丰富的体验活动,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遵循初步感知整体运用问题解决优化改进的逻辑推动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

  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课堂的无限可能,更深刻体会到教学评一致性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相信今天参与的老师们,都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与灵感,激发了对未来信息科技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创新。

(河西一附小 赵安琪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