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物理

落实双减精神 提升课堂质效——初中物理建邺、鼓楼市级联片教研顺利举行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10-30

2023年10月27日上午,建邺、鼓楼两区初中物理市级联片教研活动在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顺利举行。本次教研主题是“落实双减精神 提升课堂质效”,活动分初二、初三两个会场同时进行,两区全体初中物理教师共同参加活动。

初二会场是《光的反射》两节新授课的同课异构。第一节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的张佳丽老师来执教,张老师用一个小游戏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演示仪显示了光反射的光路,效果清晰立体,让同学们初步观察光反射时的特点。用花泥和竹签分别代替平面镜和入射光及反射光,让学生动手“插”出光反射时的情境,非常形象有创意。张老师通过一连串有意义的活动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了光的反射定律。最后张老师介绍了光反射的应用,同时张老师的作业很有创意,除了书面作业,还有学生可以动手体验的实践作业,丰富了学生认知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体验机会。

第二节由宁海中学分校吴君伟老师执教。吴君伟老师模拟中继卫星接收信号的情境让孩子体验到了信号接收的过程,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吴老师通过一个大转盘,用激光笔从不同的角度照射转盘上的平面镜,看到了转盘上多束光反射的情境,十分震撼。吴老师也准备了花泥和竹签,让学生体验光反射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吴老师将复杂的立体几何呈现在简单的平面上,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丰富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研讨环节,南京市第39中周寅老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徐如老师和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高敏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都赞誉有加,一致认为两节课都非常好地践行了新课标理念,设置的活动串和问题串精炼、思维含量高,自制的教具直观性强、有效突破了“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这一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循序渐进中愉快地进行了本课学习。难能可贵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还巧妙融入了“大思政”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同时,也对本课题提出了诸如“没有法线,能否描述光的反射定律”等进一步交流的话题。


最后由建邺区物理教研员陈玫老师对初二活动进行了总结。陈老师建议常态教学中一定要深入践行“学为中心 素养为本”的理念,深入分析课标、教材与学情,将初中物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四维素养落在实处,以进一步落实双减精神、提升课堂质效。

初三会场践行新课标中的“跨学科实践”教育理念,展示了两节第十二章的主题跨学科实践课。

建邺区新城初中王丽娟老师以《能量与健康生活》为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课堂以学生们选择喜爱的零食——薯片为契机展开讨论,非油炸薯片是否真的更健康?广告词中所谓的“热量低”又是何意?结合生物学与物理学中对于“热量”的定义将学生的思维聚焦,跨入物理问题的解决。“燃烧薯片”的实验点燃了课堂的氛围,学生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安全进行实验,发现非油炸薯片和油炸薯片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差无几。课堂中还为学生分享留足空间,学生分享能量小调查,发现一盒薯片的热量有常见食物的数倍之多。问题解决转变为如何消耗掉一盒薯片的能量?王老师的活力课堂中现场让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利用信息技术显示出一分钟消耗的能量,从而计算消耗一盒薯片的能量需要的运动时间,倡导学生们都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鼓楼区南师附中树人中学孙桂华老师以《一箭聚能起,直上九万里——火箭的能量转化》为题开展第十二章跨学科实践教学。围绕发射火箭的整个过程串联第十二章知识点,凸显大单元教学意识。孙老师的课堂伊始就利用塑料瓶自制火箭模型,通过尝试多种方式发射“火箭”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思维生长点。从物理角度利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瓶内气体内能,不断改进火箭的发射方式;也向化学学科延伸,从化学角度利用化学反应、燃烧的方式改变气体内能,达成发射“火箭”的目的。热烈的活动过后,孙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发现塑料瓶“火箭”模型和真实火箭发动机的区别,演示能够循环工作的火箭发动机模型。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的高温燃气会对发射台会产生破坏。学生们在孙老师的引导下想到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孙老师也利用易拉罐,水和高温枪演示了对比实验验证学生猜想。在分析返回舱返回时的能量转化后,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让生鸡蛋落地不碎的方案让学生体会航天事业发展的不易。课堂最后,孙老师将物理教学与思政结合,引导学生发表对我国航天发射科技、经济、政治意义的看法,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研讨环节,南师附中邺城路常忠权老师认为两节综合实践课都践行了跨学科实践理念,为学生创造学习新知的机会。同时两节课都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生活延伸至科技发展,做到了资源最大化,热情最大化。鼓楼实验中学贾芳芳老师分享了她听课过程中的思考,对于王丽娟老师的课堂,贾老师提出问题:薯片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等同于人体吸收的能量?高热量的食物是否就不能吃?对于孙桂华老师的课堂,贾老师对比上周市教研活动中的第十一章综合实践活动课,认为展示加分享的课堂模式会更加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

最后,鼓楼区物理教研员张静老师进行活动总结,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有四项必备要素:引领,议题,任务,物化。在此基础上的物理跨学科实践可以为学生埋下梦想的种子,拓宽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本次市级连片教研活动得到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供稿: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教研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