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物理

生命自觉,向美而生 ——记第十六周建邺区物理教研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12-25

    2019年12月20日上午建邺区的物理老师齐聚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报告厅,参加第十六周建邺区物理教研活动。本次物理教研活动的主题为“生命自觉,向美而生”,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是建邺区第五盟区展示活动,二是建邺区教研员陈玫老师主题讲座,及总结反馈。

环节一第五盟区展示

第五盟区展示活动共分为5小活动,4老师分别进行主题讲座或研究课展示。

活动1:讲座《核心素养引领下的物理教学》——姜萍老师

姜萍老师就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展示(昆明)的学习之旅,结合核心素养,从精彩课堂和创新实验两个方面做了分享。第一部分是十分精彩的一等奖课例《杠杆》的分享,结合课堂实录共梳理了七条亮点:第一、生活即物理,物理即生活,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二、突出科学探究过程,突出科学思维,体现科学思维之美,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知识建构的全过程;三、创新教学资源,落实核心素养;四、教学突出问题情境创设,将知识问题化,将问题情境化;五、突出物理知识及观念在技术社会领域的大应用!从生活中的小应用到社会的大用处;六、立意高:从小杠杆到大桥梁,在这其中充分体现和揭示物理学科知识的美,无不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七、作业设计新颖。第二部分创新实验,姜老师分享了3趣味实验的改进,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加直观的看到现象、总结结论。

活动2讲座《以“速度”概念教学为例谈学习进阶》——张延光老师

张延光老师对于物理,初中新生是白纸一张吗?“初高中物理老师间还在相互吐槽吗?”两个问题分析了小学科学教材与初中物理教材以及高中物理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从课程标准关于“速度”的教学要求、各学段“速度”教学大致流程、“速度”概念的学习进阶这三个维度去分析设计《速度》的教学过程。

活动3:研究课《速度》——张延光老师

老师设计的六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认识速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环节一:新课引入

播放视频《赛车剪辑》,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有何感受?

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比较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中,你认为谁运动更快?依据是什么?

2.准备乌龟、兔子、大树的磁性贴供学生上台表演展示.

环节三建立速度概念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乌龟40秒爬行0.8米,树懒60秒爬行6米,谁更快?你能说出几种判断的方法?

2.速度的公式、单位及换算关系?1m/s=____km/h

3.设计常见的速度连线题,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物理含义;

4.速度知识应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小区里的交通限速牌该如何解读?

环节四速度的测量方法

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乌龟爬行的速度?测量原理公式是?需要什么器材,需测得哪些物理量?

环节五:速度的计算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测得乌龟爬行60s过了1.2m的距离,求此乌龟的爬行速度是多少m/s?(请写出公式及解题过程)

环节六:情感升华

1.播放视频《激发潜能的乌龟》

2.提供关于中国高铁的计算题;

3.中国速度的介绍

4.课堂小结

整个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解释生活中的速度现象,收获颇丰。课后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永齐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图片9):用赛车的视频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作为引入,效果非常好,值得我们效仿学习。关于1km/h和1m/s的比较,张老师采用几个步骤,易于学生理解比较。课堂中类似“反对美国韩国部署导弹”的时事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会迁移。

活动4:讲座《青春成长,遇见美好》——周银蓥老师

周银蓥老师结合参加2019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年会活动的体会,做了主题汇报。汇报共分为三部分一、同课异构的体会与感悟。同为运动的相对性两节课,一位浙江的老师,一位江苏的老师,完全不同的课堂结构顺序,不同的学生体验活动,两节课各特色,都有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二、科学晚会中两个有意思的实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杠杆与滑轮的变换这两个实验都是简单易操作,能够运用在课堂中的。最后周银蓥老师总结自己通过本次活动所得到的一些收获与感悟。

活动5:讲座《向美而生,向心而行》——余晟晟老师

余晟晟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物理年会丹阳之行做了不一样的汇报分享。余晟晟老师首周久璘老师的讲座《追寻有“味道”的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味道”的内涵:有新意、有美感、有品位、有韵味、有回味,做了自己的解读。余老师认为物理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融合,而物理教师的“颜值是:始境,形胜——打造求真的教师形象;又境,气胜——养成向善的精神内核;至境,格胜——拥抱唯美的智慧之境。

环节二讲座《关于物理教学的几个问题交流》——陈玫老师

陈玫老师从课堂教学的交流和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建议两个方面做了总结与反馈。关于课堂交流,陈玫老师从教学常规、教学目标、教学立意、教学重难点、教学补偿、教学方法、学案设置、课堂之美八方面展开讨论。陈玫老师结合自己的听课经历,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对上八点做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建议。作为教学常规中最基础的板书为例陈老师认为板书是需要体现思维过程的板书之间要有着思维的逻辑关系,每一次的板书都应该精益求精的设计最后陈老师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出了三点建议:多听课、下题海、多写教学后记。

生命自觉,向美而生,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所有建邺物理老师都能从这里出发,向美而生!愿青年教师们都能自觉成长,遇见美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