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英语

怎样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11-11

怎样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

 

摘要: 文章探讨了影响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并相应的从心理素质教育、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等方面探索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影响因素,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引言

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具有不尽相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此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当前,许多地方初中与高中分离的办学体制使得初、高中英语教师难以进行教学交流。高中英语教材起点高,学生对教材、教法的改变不适应.另外,由于心智方面的原因,初、高中学生在课堂参与方式上和学习策略调整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当他们结束初中学习生活,跨人高中门槛,面对全新的高中学习环境时,在心理上都客观地存在着一个“过渡期”。如果教师不正视这些,就极易出现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脱节现象。为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从事英语教学的体会,从教材跨度、语言环境等几个方面对初中和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

(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

(二)教材跨度大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把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而升入高中后,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和阅读材料的份量,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而且内容涉及文学、教育、天文、科技、金融、电脑网络等诸方面,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

(三)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却减少。因此,课堂容量大,进度加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教师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而影响英语成绩的提高。

(四)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靠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而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五)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

初中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而且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而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学生还需具有逻辑思维,分析、判定和归纳的能力。学校为了与高考接轨,在高一月考中都以高考形式命题。因此,学生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难,学生很难看到自己的成就,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易受影响。

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一)在心理素质教育上下功夫,树立信心,增强兴趣。

1. 树立信心   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就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他们思想上的各种错误熟悉,消除他们头脑里的各种消极情绪。要让他们熟悉到高一年级虽然是起始年级,但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要害阶段,思想上一点也不能存在麻痹思想,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于那些想要“歇一歇”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熟悉到学习的规律,“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发奋努力,继续发扬拼搏精神,才不至于落后于他人。对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熟悉到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都是阶段性的,初中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是太大。其次要鼓励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完全可以学好高中英语。再次,在打消顾虑、树立信心的同时,还应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消除隐患。

2. 提高兴趣   要诱发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生升到高一后, 在英语学习上将会遇到许多困 难,而能否保持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则是能否 成功地进行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兴趣是直接推动学 生主动学习的内因,所以在高中阶段一定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教师应逐渐过渡到用全英语教学,最大限度地再现所学的知识,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众多的联想,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接受新知识时有一种新鲜感。还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3. 明确方向   兴趣是很重要的,但光凭兴趣还远远不够,因为学习毕竟不是娱乐,所以还要把学生的 兴趣转变为志趣才能把英语学习搞得更好,否则在碰到困难时是很难保持兴趣的。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 想及奋斗目标结 合起来时,他们的兴趣才会发展到志趣;而这样的志趣才能变成更大的学习动力。 所以在教学 过程中要注意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教学之中。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 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主导作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除了一定的知识讲解外,更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把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而非鱼,从而真正地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 在学生方面,教师应要摸清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可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同时,教师应该熟悉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安排、教学指导及教学辅助手段等。现代高中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在个性上追求独立人格,自尊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的新环境,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学要民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课堂用语不仅要讲究规范、科学、形象、生动,更要体现出尊重、体谅、温暖和坦诚。

3. 在教材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英语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将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复习旧知识为新课打下基础。在学新课的过程中,旧知识又得到运用和巩固,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4.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要注重由已知引入未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缓解教学坡度,分解知识难度。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升上高中后,一切都感到新鲜,又较易接受老 师的意见,这就有利于对他们 重新塑造。首先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要养成:

1) 朗读的习惯。外语不光是文字,它首先是语言。语言是要讲要读的。而 我们学外语又缺少环境,所以朗 读是很必要的。它既可以帮助同学们练口语, 又可以帮助记忆。因此每天早读时都要求同学们能开口读,养成 朗读的习惯。

2)预习的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对预习也有粗放的要求,初中生对预习也不陌生。但到高中,随着英语课文篇幅的加长,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没有搞好预习就适应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能只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

3)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被动等待教师解答,学会自己查字典求得答案。同时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

4)阅读课外书与摘抄的习惯。初中英语教学一般还只限于课本,到了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侧重培养目标,如果还仅限于课本就不够了。高中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随身携带,随时阅读,作好摘记。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通过泛读训练,培养阅读兴趣、习惯、技巧和能力。另外,师生要增强心得的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

2.指引记忆方法。不少学生到了高中还只用机械记忆去记东西,这种方法在 初中很管用,但到了高中就嫌 不足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注意记忆方 法的指导。由于高中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高中生 利用一些初中少 用或未用的记忆方法,如同义词反义词对比法,同族词、同类词归纳法,构词法, 等等。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就英语学科来说,改革教学方式就是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因此,要提倡对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天天所学到知识及学习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总之,我们对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通过积极探索,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是衔接教学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指导学习方法是衔接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才是衔接教学的目的。只要我们不懈地深入研究,勇于实践与探索,就一定能够把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做好,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圆满完成高中英语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宋秀君; 《略论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J];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04期

4.甘爱根; 《性别差异与初高中英语成绩衔接的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 2006年02期

5.汪锦芝; 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J]; 安徽教育; 2004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