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下午,区语文学科初小衔接(作文教学研讨)课例研究活动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区教研员吕莉老师、区全体初一语文教师和部分小学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首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的宋祥贵老师和初中部的于洪坤老师分别开设了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指导课。接着,朱静老师和韦亚琴老师以小学与初一作文衔接教学探究为主题分别从小学与初中角度出发开设了微讲座。最后,教研员吕莉老师从作文写作的“趣”、“真”、“细”、“法”四方面对作文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大家感到收获颇丰。
第一节宋祥贵老师通过三个神秘的红色包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告诉学生包裹里装的是自己最珍爱的宝贝并请同学们逐一上台看包裹里的东西。接着请同学口头表述事件的过程并提醒同学注重对他人的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并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最后请同学再用文字将课堂事件表达出来。课堂设计精巧、主题突出、学生参与活动热情极高。教学过程中,宋老师循循善诱,亲切大方。
第二节课于洪坤老师用七年级刚刚学完的第二单元课文导入,请同学们回忆第二单元五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出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感情真实,文从字顺,描写细节。接着带领同学回顾《我的老师》,并从主旨、体裁、材料、结构四方面总结出写作的提纲。最后于老师以“教我如何不想他(她、它)”为题,请同学们列出写作提纲,展示并点评。于老师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善于总结与引导,在教会同学列提纲的同时,又深入理解了文章,教学效果非常好。
两节课后,朱静、韦亚芹两位老师分别做了作文讲座。朱老师从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区别和做好中小衔接的方法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小作文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韦老师则从说老实话、“成竹”在胸、读中取经三个方面介绍了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要点。讲座贴近教学实际,方法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最后吕老师充分肯定了两节公开课和两位老师的微型讲座,并从“趣”、“真”、“细”、“法” 四方面,总结归纳了作文教学指导“四法”,提出教师要创设情境,提供契机,搭建平台,让学生想写作文,写真作文。
本次活动主题明确,顺序井然,研讨热烈,富有实效,老师们深受启发,对于我区今后的中小学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