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视窗
创新不断特色初现 家校共育渐入佳境
--建邺区2019年家长学校调研实录
为了进一步掌握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情况,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提炼特色,促进其向标准化、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2019年9月-10月,我们对十所学校(幼儿园)开展了家长学校工作的调研。参加调研的有:区教育工委副书记任心洁、德体卫艺科科长陈国庆、区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谢伟、史军方,家长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唐德海、区教育关工委驻会的全体同志以及区家长学校总校教学研究室的全体研训员。


调研中,通过听取学校汇报,座谈交流,进一步掌握了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发展情况。总体上看,我区家长学校创新亮点不断纷呈,家校共育渐入佳境,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领导重视,管理到位
从调研情况看,接受调研的中小学(幼儿园)校级领导对家长学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把家长学校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家长学校作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有效平台,促进和推动了家长学校工作由常态化向优质化发展。具体表现为,各校家长学校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形成了以校长(园长)任家长学校校长、副校长(副园长)分管、政教处(德育处)相关处室、年级组及班主任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每校都安排了一位主任或老师负责家长学校日常工作的管理,各校均制订并按计划实施家长学校学年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管理、评价和考核等规章制度。《家长学校培训满意度问卷》显示,各校家长学校工作正规范有效地运行,家长满意度较高。

新城小学南校区家长学校管理部门齐全,下设办公室、德育处、教学处、总务处和家委会,三十多位老师分别任家长学校班主任。家长学校从八个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家长学校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

建邺初级中学家长学校由校行政会、家长学员委员会直接领导,协同社区、“关工委”退休教师等形成一个立体的家长教育网络,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在家长学校的管理上坚持“八个有”,即有班子、有场所、有讲师、有教材、有计划、有活动、有考核、有总结。每学期评出若干名优秀家长和优秀指导教师,并在学期结束进行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家长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智用资源,优化家长学校师资队伍
调研中我们看到,各校家长学校努力建好三支队伍:一是以校长为首,行政参与的家长学校管理队伍,负责家长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二是家长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由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讲师团,负责家长学校教学工作;三是热心家长学校工作的家长委员会和社会人士,配合开展家长学校的培训活动。
建邺实验幼儿园组织了“七彩阳光”工作团队为家长学校服务,他们聘请了全国劳动模范、学前教育专家、《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江苏省红十字会主任、建邺区儿保所等专家为讲师团成员,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家长学校工作并对家长进行专题培训。


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邀请晓庄学院“心研所”、陶老师工作站副主任李建军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宏教授等为全校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经营家庭、经营工作、幸福生活”等主题讲座。


新城小学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家长学校服务,让家长们亲身体会教师们工作的甘苦,利用课堂拉近家校距离。他们还组织了家长志愿者和退休老教师参与家长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均取得明显的效果。
建邺初级中学建立了以党团骨干、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政治老师为主要讲师团力量,另聘请了校外老干部、退休老教师、校外专家为师之高参。他们每学期至少请专家来校培训教师两次,采取了“培、查”的做法,查上课、查作业、查教学设计、查优秀论文。通过有力的举措,使家长学校工作勃勃生机。
三、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
调研中可以看到,接受调研的家长学校都能以“常态化、标准化、课程化、特色化”为基本要求,优化培训,确保质量。各校家长学校的教学能做到“四有”:有目标、有计划、有教材、有简案;“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师资、定内容,全年不少于8课时。本次调研,还进行了开展了“家长学校培训满意度问卷调研”,从518位家长的信息反馈来看,家长学校的讲座普遍受到欢迎。为提高教学效果,各校家长学校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和考核一起抓。授课内容上,以省编的《家长必读》教材为依据,培训以帮助家长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目的,以解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重点,针对不同年级家长的实际需求和年段合理安排课程,如在低年级上注重学习习惯养成,在中年级上注重思维的发展,在毕业班上注重学生心理的调整。
新城小学南校区针对一年级新生家长开展了“走好进入学校第一步”的幼小衔接系列培训,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开展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系列培训。他们针对三年级学生家长开展了“三年级现象”的系列培训,针对四五年级学生家长开展了“关注青春前期,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系列培训,针对六年级学生家长开展了“走进毕业班,关注初小衔接”的系列培训,培训内容跟着孩子的成长脚步走,极具针对性。

莲花实验学校初中部在培训中,强化家长学习《家长必读》,邀请名家给各年级家长、学生分别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他们强化培训管理,对缺课家长采取补课措施,努力不让一个家长掉队。

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创新培训效果检查方式,采用“读书卡”记录家长接受培训和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利用社区文化资源、人力资源为提高家长教育水平服务。他们还率先建立了班主任工作的“双轮制”,即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开始,各班的班主任即为家长学校的班主任,形成学生和家长“同日开班”。班主任定期走访家庭,及时指导家长同步开展家庭教育,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建邺初级中学在教学内容上,以《家长必读》为基本内容,成立《家长必读》教研组,“悦讲坛”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面向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他们除了系统全面地向家长讲授家教知识外,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经验回顾式”“亲子互动式”“家校联系式”“服务家访式”“网络式家长学校”等等。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班主任利用家庭联系本,钉钉平台、微信平台,分门别类地展示学校教育动态、最新家教资讯、老师合理建议、优秀家长的教子经验。
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与陶老师工作站联系,为学生和学生家长开设专题系统讲座。《相伴花季》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不但学生听,学生家长听,班主任也参加学习,这样的培训收到师生家长共成长的效果。
四、创新亮点不断频现,特色品牌初具影响
我区按照地域就近、施教区相对一致原则,组建了十一个大学区。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管理,实现协同共生发展,这是我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之举、务实之措。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的家长学校,借助挥学区制管理这一平台,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创新工作。建邺初中的“同心圆家长学校”、新城小学南校区的“成学公益大讲堂”、中华附属小学的“龙江学堂”、奥体艺术幼儿园的“爱·生长学堂”等都各具特点。
建邺初中的“同心圆家长学校”,创新家长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科学体系,调动各方力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新城小学南校区“成学公益大讲堂”办学理念新、实,坚持教育的儿童立场,提出“办离学生最近的学校”的育人哲学,用“好关系”成就好教育,用“好文化”拓展好视野,用“好氛围”浸润好生命。这对于家长学校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为学生解惑,为家长解忧,为学校解乏”,提供家长学习、亲子关系、和谐家庭系统课程,以爱构建德育氛围,拉近家校距离,打造完善的教育环境,成就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家庭,成就学校教育。
奥体艺术幼儿园的“爱·生长学堂”:爱聚力、爱传递、爱共享、爱仪式、爱陪伴、爱共育六爱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中华附属小学的“龙江学堂”,其“教子有方”经验很有特点。他们在家长学校组织的活动过程中,积极发掘家长中的优秀教育资源,让家长们介绍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引发大家对家庭教育的共鸣和认同。他们组织编撰的《亲子阅读心得分享》、《陪伴 合作 收获》等手册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好评。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家长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1.认识问题;
2.家校合作问题;
3.教学方式问题;
4.研究水平问题;
5.特色品牌问题等。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及时提出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提高对家长学校重要性的认识;
2.重视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用好《家长必读》教材,用好《< 家长必读>教学参考》;
4.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家长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5.加强家庭教育的研究,促进家长学校工作向科学化发展;
6.强化考核评比,激励先进;
7.创树特色品牌,促进家长学校工作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本次调研进—步摸请了我区家长学校的现状,调研工作为我区家长学校向优质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家长学校的亮点将逐步培育成为我区家长学校特色品牌,各校家长学校取得的成绩为明年我区家长学校总校创市优、省优提供了保证。
建邺区教育局“家长学校工作”调研组
(张凤桥整理)
2019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