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我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建邺区中小学科技教育教学成果,增强学校之间师生交流与学习,4月16日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承办的2021年建邺区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火热开赛。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金玉、王西祥主任,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副馆长杨连荣、吴昱寰主任、马睿老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王少峰老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叶旭山、教育技术处董苏主任等来到活动现场。
本次竞赛主要展示建邺区中小学机器人创新教育活动成果,对接2021年南京市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鼓励更多青少年在科技环保、人工智能、飞行编程控制等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升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竞赛内容主要包括:A类: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B类: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器人,C类:可编程控制的空中飞行器(飞行机器人),轮式机器人普及赛“火星移民计划”和科创教育机器人普及赛“火星家园”。
其中,A类竞赛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并进行编程,程序控制机器人以手持方块的方式从搬运区将方块送至摆放区,并完成其他规定动作。B类竞赛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制作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器人并进行编程,程序控制两台机器人同时从各自启动区出发,沿引导线走,找到垃圾并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正确投放至对应的垃圾处理场。C类竞赛要求学生对无人机进行事先编程(部分操作可选择手动遥控),程序控制无人机从停机坪起飞并悬停后,自主飞往建筑物处进行横向与纵向绕杆飞行,再飞行到货物区吊取货物,并携带货物飞回停机坪降落。
赛场上,各校参赛选手聚精会神,迅速而灵巧地搭建、耐心而细致地编程调试,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比赛中,沉浸在科技的魅力中。孩子们稳定的发挥离不开老师们精心的指导和裁判们专业的工作。比赛前,建邺区发展中心组织全区机器人教练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和指导。比赛时,组委会邀请了市优秀机器人教练员执裁。
建邺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教育,每年举办各类信息化竞赛,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与环境,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学生团队、优秀指导教师,他们从建邺区赛出发,进入市赛,一路进发,争取在省赛、国赛中再创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