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建邺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教育教师素养,助推建邺区人工智能课程的顺利开展,4月2日,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指导、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上海优必杰教育承办的“南京市建邺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培训”在建邺区白龙江东街8号科技创新综合体顺利举办。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陈平馆长、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吴昱寰主任、马睿老师、王昊老师、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马峰副局长、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肖红霞书记、教育技术处董苏主任等出席了此次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是结合“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推出的人工智能项目——“优创未来”活动展开,来自建邺区中小学校的113位人工智能教育指导教师参与了此次培训。
一天的培训课程,分为三个组别进行,即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小学组围绕“智慧社区”赛事项目展开,培训老师的硬件与软件使用教学,尤其是语音识别模块、TTS 功能、巡线、路径规划等功能的实现;
初中组围绕“智慧农业”赛事项目展开,着重培训老师们如何熟练操作视觉识别模块、双车道巡线、路径规划等功能;
高中组围绕“智慧停机助手”赛事项目展开,教会老师们如何使用软硬件,特别是Yanshee 机器人使用、Python 语言、函数、语音识别、视觉识 别、动作设计、Genius Brain 调用、模型训练等内容。
培训中,主讲老师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授课方式,切合当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操作教学体验与技能教授,使参训老师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方式和方法。
一天的培训课程紧张又充实,来自教学一线的参训老师们极其投入地参与,他们表示本次培训组织规范合理,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并感慨培训时间转瞬即逝,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把自己所学悉数授予学生。
人工智能教育,须教师先行。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全面推广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首先要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建立一支懂人工智能、会人工智能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将有助于让人工智能教育在我区各中小学落地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