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
——中华附小与桠溪小学综合实践教研组线上联合教研
2020年5月26日上午,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为6月9日向全市展示主题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构特色校本化课程”的南京市综合实践教研活动进行最后一次的磨课。建邺区教研员孔淑梅老师、中华附小校长潘文彬出席了本次活动。南京市高淳桠溪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们通过网络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磨课活动主要呈现以“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课堂展示以及专题讲座。
以“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课堂展示,由中华附小的三位综合实践老师分别执教。
执教第一节课《正是端午粽香时》的是吉昱祯老师。吉老师借助课堂,为学生打开了走进端午节的大门。她从民俗、历史、诗词三方面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整理过程中获取启发,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兴趣以及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热爱。
执教第二节课《香囊溢出端午情——端午香囊DIY》的是李华老师,她将学生在四年级《劳动与技术》课堂中学会的针法有选择地操作应用。执教第三节课《五彩索出端午情——端午五彩索DIY》的是魏建芳老师。魏老师根据新授的中国结技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编结。这两节课是带领学生走进传统技艺的两间房,引导学生借助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结合已掌握的劳动技术,对手工技艺进行深度雕琢,进一步感受了传统节日文化带来的喜悦体验。
紧接着,沈军老师进行了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的讲座。她从课程的研究方向、课题框架、开展活动、团队力量等四方面对中华附小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构建校本化课程的历程阶段进行了全面介绍,展现出学校综合实践团队不懈探究的钻研精神与积极面貌。
最后,高淳桠溪中心小学史建华副校长和综合实践教研组组长夏蓓蕾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他们就中华附小本次活动的举办情况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特别表达了在特殊时期进行线上联合教研的优点,希望以后能保留这样的教研方式,能更及时更有效。
他们指出,三节课堂中,老师们扎实落实课程精神,立足核心素养,成功让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及“中华传统技艺”在课堂教学的落实与实践。借助课程影响,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了学生个性,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他们均相信,凭借这支团队凝结的澎湃激情与无穷魅力,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中华附小定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紧密融合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老师们的专业点评为中华附小综合实践团队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
聚成一团火,散出万丈光。中华附小将继续基于学校的“问学课堂”理念,充分利用小班优势,丰富充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建构”的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框架和实施主题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