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百校千师—“课题引领 助力研究” 教科研专场

来源:致远外小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2-28

2020年12月3日下午,在致远外小一楼会议室开展了致远外小、漆桥小学的校际教科研活动。致远外小和漆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题组骨干成员参加了讲座,致远外小李筱静校长和漆桥小学曹国平主任莅临指导。

首先,致远外小孙晶晶老师做了主题为《基于道德生长的语文创意学习生活例谈》的讲座。孙老师在讲座中提出,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基础之上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我们应该基于学生的道德生长,进行语文创意学习生活,让德育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孙老师立足学科育人的视野,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基于道德生长的语文创意学习生活案例,认为要努力挖掘学生的道德生长点,创设道德生长的情境,创意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实现道德生长形式的创新,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接着,漆桥小学祝倩老师做了主题为《基于学习动力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案例研究》。祝老师提出,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发现数学的有用性,获得对他们成长有用也是必需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虽然是生活化的数学,但是随着数学知识的深入,数学学科独特的数学思维会成为部分孩子学习数学的阻力。因此,《基于学习动力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就是研究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三个方面,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研究,探究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材教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力,促进数学学习力的生长。

然后,致远外小张曦娴主任做了主题为《创意学习生活中儿童道德生长的叙事研究》的讲座。张主任认为,创意学习生活是指在创意学习的背景之下,儿童以创意学习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生存过程,反映了学生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的交融,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的协同,具体体现为学生的主观感受、客观结果、现实行为表现三方面。围绕儿童创新素养的培育,通过课程学习和项目引领、活动代入等富有创意的学习,引导学生在主动获取并应用知识进行创新、创造的一种学习生活中,使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个化育过程。

紧接着,漆桥小学戴红老师做了主题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微课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实践研究》的讲座。蒋老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漆小英语组面对大班化且生源层次不齐的现状,积极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中微课资源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富有趣味性而又实用和便于操作的微课资源,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他们自主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时,借此实现分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改善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从而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最后,致远外小李筱静副校长和漆桥小学曹国平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点评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充满了时代特色,也充满了温暖的人文关怀,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研究做得更细,更有深度。

本次活动给所有的参会教师带来了更深的思考和启发,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