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阳光明媚,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六位教师来到建邺区,走进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参加“手拉手”活动。
上午,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报告厅,首先迎来了方紫媛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与此同时,陈玉凤老师在二(5)班进行了《狐假虎威》的教学。第二时段,李婷老师在报告厅执教《我要的是葫芦》,同时段在二(3)班,阳江小学的周佳琪老师教学《寒号鸟》。活动中,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所学校在低段课堂教学上的巧妙设计与构思,带给听课老师颇多启发和收获。
在教学《黄山奇石》这一课时,方老师抓住“奇”这一字,带领学生领略仙桃石的形状奇、位置奇、来源奇;又通过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猴子观海的动作,生发想象,把静态的石头教“活”了。教学中识字方式多样,朗读指导层次分明。
陈老师《狐假虎威》这节课教学环节紧凑,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角色体验和语言体验。通过表演让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再放到句子中指导朗读,一气呵成。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抓住动词:骨碌碌一转、窜、扑、逮,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动作的含义,体会狐狸的狡猾。
李老师在教授《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抓住低年段孩子的学习特点,通过形象直观的板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各环节的教学紧密联系,尤其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采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引导学生从把“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读好,逐步把整句话读好,从读正确、流畅到读出感情的变化,课堂上书声琅琅。
在教授《寒号鸟》一课时,周老师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将难懂的字词寓于生动形象的讲解中,学生由字到词再到句子,一步步深化理解。通过分角色朗读,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高涨。
如何让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高效,是老师们面对的一大难题,为此新城小学方芳老师开展了题为《精准目标、有效落实,还低年级语文课堂应有姿态》的讲座。“双减”政策背景下,市教研室徐艳老师对一到三年级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方老师结合本次活动中的课例,介绍了如何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她强调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识好字、写好字、读好书,打牢基础,而且识字要与阅读有效整合,只有这样识字才有价值,阅读才有灵魂,学生才能发现语文的魅力。
通过手拉手的活动,两校互相学习、交流想法、钻研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撰稿 李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