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开放周|聚焦课堂展风采 博采众长共成长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
微信号nsfzxc
功能介绍展示学校特色,展现师生风采,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城教育,感受新城文化。
2020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开展了教学开放周活动。
本次教学开放周活动来自省内外近二十所兄弟学校两百余名教师及 “百校千师”手拉手共建单位固城中学的骨干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教学开放周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生物、体育、地理、道德与法治、信息、美术、音乐共13门学科贡献出节节精彩的优质课。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多彩课堂,
语文
12月9日,语文开放日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5号楼407教室成功举办,新城初中高蔚云校长、程瑶副校长、省特级教师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周正梅老师,还有来自南京各区的语文老师和文山市老师代表共约40多名教师参加了开放日活动。
首先是王林老师开设的《寒食》,王老师从课堂建构来讲,以“一首 的诗歌”“一片 的诗情”“一个 的诗人” 设计环环相扣,紧贴着学生,尊重学生的理解,多次诵读,创设情境,高水准的状态,课堂把控精准。
接着是杨怡珺老师开设的《渔家傲》,通过由诗到诗人,由一首诗勾连四首诗,这样的诗歌教学是非常好的方式,围绕记梦不断展开,让学生整体建构感知,透过诗感悟一个诗人的人生。
最后,周特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给予高度赞赏,并结合两位上课情况,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如何进行诗歌教学》。周正梅老师提出:诗歌的教学,无论读诗读词还是读文章,回归到教学的本色,就是从读文到读人。对学生来讲,从理解内容到如何习得学习的习惯,教会学生的语言习得,语文的核心素养的地基就夯实了。周特的指导让与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数学
2020年12月10日,在我校举行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数学组郑隽老师和沈梦园老师开设校级公开课。在本次活动中,数学组有幸请到南京市数学教研员、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王红兵老师,王红兵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细致点评并开设题为《怎样上一堂好课》的微型讲座。本次活动在数学教研组长陆军老师的组织下有效进行。
第一节课由初一数学组郑隽老师开设,课题为《6.3余角、补角、对顶角第一课时》。郑老师从一把三角尺出发让学生感知、认识余角,进而自主探究补角。整节课从找角开始,算角推进,最后画角巩固,教学环节丝丝入扣,活动串设计得当,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让学生感悟到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整节课教学严谨,目标明确,步骤扎实有序。
第二节课由初二数学组沈梦园老师开设,课题为《探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沈梦园老师基于学情、大胆创新,在八年级学生刚刚学完《一次函数》之后创造性地带领学生进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研究。整节课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出发,问题设计层层递进,活动环节丰富有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效果显著。
两节课结束以后,王红兵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细致的点评,以这两节课为例畅谈“顺学而教”“一以贯之”“从‘一’到‘一切’”等教育教学理念,老师们认真倾听,收获颇丰。
在本次活动最后,数学教研组长陆军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英语
12月10日下午,我校英语组崔靖、孙璇两位老师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开设了“教学开放周”示范课。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文俊校长、新城初中高蔚云校长以及兄弟学校的英语老师参加了活动。
第一节课是崔靖老师开设的8AU7 Reading I,阅读文本是以四季为主题的一首英文诗。崔老师从“我们在冬天可以做什么事情?”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切入主题,设置了由浅入深的阅读任务。随后以一段舒缓的音乐带领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继而从意境之美、语言之美和修辞之美三个层面欣赏这首诗歌。
最后,崔老师以Reading Show活动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以小组的形式朗诵并上台展示。
第二节是孙璇老师开设的9AU7 Reading I。孙老师这节课教学内容厚实、深度解析文本。这节课的开始,孙老师以一段奥黛丽赫本的影片资料和好莱坞的图标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再围绕文章题目展开对文章内容的预测。
接着,孙老师针对阅读过程设置了丰富的活动:从文中提供的赫本的基本信息,到生词的讲解,再到文本中遣词造句所折射出的赫本的品格,孙老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往深层次挖掘文本,在对文中人物的认识过程中得到新的体会。
在之后的评课环节中,文校长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赞赏。
文校长指出,阅读课要以阅读为中心,而阅读又肩负着三大基本目标:获取语言和文化知识、发展阅读策略和发展思维。文校长立足自身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就展示课的两则文本分享了极具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比如奥黛丽赫本的这篇文本,可以在一节课的末尾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翻译great beauty、great actress、great humanitarian这三个关键词,不仅帮助学生抓住文章关键点,更让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体会中文和英文的语言文化差异。设置这样多层次的阅读任务,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层面往高处走,既能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需求,也给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一个指引,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听完文校长的点评和分享,与会老师都表示受益匪浅。
最后张萍花组长对本次展示课活动做进行了总结,高校长也对我校英语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组开放周活动圆满结束。
历史
2020年12月9日,我校历史教研组杨园园、桑焕两位老师在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录播教室开设了“教学开放周”示范课,杨园园老师开设了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桑焕老师开设了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凡尔赛条约>和< 九国公约>》 一课,本次展示课是2020年教学开放周活动的组成部分。
杨园园老师的课堂首先以“第七个国家公祭日”为引,将学生带入1937年的历史情境中,然后以“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两个维度在时间轴上梳理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形成过程与历史意义,最后通过材料收集,引导学生多种途径还原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激发学生的理性爱国情怀,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杨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使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两大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桑焕老师在课堂中使用多幅地图展示国际形势的变化,通过缜密的语言讲解将学生代入一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让学生自主完成两次会议内容,感受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桑老师多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材料分析历史史实的实质,培养了学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素养。最后更结合叙利亚代表与中国顾维钧先生的外交遭遇,让学生明白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次活动得到了南师附中特级教师李华老师以及文山市教师来访团的高度肯定。李华老师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高度肯定了杨园园老师和桑焕老师的教学设计,并就历史教学规范中的板书设计、ppt制作、历史地图的运用开设了微讲座,提升了在坐诸位教师的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文山市和南京其他兄弟学校听课教师也积极参与了评课环节,本次展示课最后在思想的碰撞与学习中圆满结束。
地理
12月8日,地理组开放日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5号楼409教室成功举办,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特级教师张静书记、新城初中党总支书记陈静、副校长顾霞、还有其他教师以及兄弟学校的地理教师参加了地理组的开放日活动。
首先是周菊老师开设的《世界的气候》,周老师以南京马拉松导入,南京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以及此种气候的分布区域进行,然后请学生分析世界其他6个举行马拉松的城市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以及相应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并请同学给出跑马小贴士,并介绍当地跑马时能看到的景观,最后进行总结:气候的三个分布规律。
第二节课是由吕雯曦老师所带来的《交通运输》第一课时。吕老师首先从双十一引入,带领学生阅读资料,掌握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及现代运输的概念。随后由双十一特殊时期转到疫情期间运输物资,创设情境,借助充足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应该选用哪种交通运输方式运送抗疫物资,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会进行比较。第二部分是选择合适的客运方式,吕老师在国内选择三个旅游地,列出不同运输方式所需的时间和价格,让学生自行比较并选择。
最后,吕老师列出知识网络,对本节课进行内容总结。
最后,张静书记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给予高度赞赏,并结合两位上课情况,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以课例谈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
张静书记指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负责人而又活跃的公民必不可少。我们的地理课堂承载了地理教育的重任。地理课要关注人的发展,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样子”,很可能就是未来在社会上的“样子”。《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列出了地理对教育的贡献;我国的地理课堂教学一直在改革,那我们就需要思考:其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张静书记提出了不变是:地图论思想、人地关系、区域性、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理考察、地理综合、地域分异、时空邻近度、空间尺度转移等。
生物
12月10日上午,生物组顾霞老师和孔玥老师分别开设了七年级和八年级的生物展示课。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南师附中新城黄山路分校等学校的同仁以及家长朋友们纷纷走进课堂,前来观摩。
孔玥老师开设了一节《动物的运动形式和能量供应》,通过虚拟实验室的三维立体成像代替传统的解剖实验,带领同学们探究鸟适应飞行特征。
顾霞老师开设了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传感器、虚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带领同学们探索植物光合作用的秘密。
两位老师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相结合,科技与智慧的碰撞交互在这两节生物课上充分体现。
课后,南京市生物学科教研员孙传友老师充分肯定了新城初中生物组的老师们对于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视,并就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融合开设了微讲座,孙老师强调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策略,如何用,用到什么程度很重要,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
一上午的学科观摩、研讨,无论是开课的教师还是听课的学科同行,都收获满满。
化学
12月8日上午,化学组开放日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成功举办,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徐春芸老师、新城初中高蔚云校长、石涛副校长以及兄弟学校的化学教师参加了活动。
本次两节课是同课异构,内容是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黄英老师由“最美丽的脏”引入,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溶液,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分组实验、动画赏析、宏微结合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有效突破了溶液的概念这一教学重点,及时有效的反馈练习也让学生们都能动手、动口,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展示了黄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专业的个人素养。
第二节课是李增荣老师开设的,李老师授课亲切自然,教态落落大方。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由“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组成”“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三个环节组成。
李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分组实验、对比等形式,层层递进,逐步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培养学生自主动手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同学们的互相默契配合中大大发展了化学核心素养。
随后,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徐春芸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就自己对溶液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并结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和老师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最后,来访学校的老师们和我校老师结合本校具体学情,就提高师生和生生互动来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各抒已见。
物理
12月8日,物理组开放日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5号楼2楼物理实验室成功举办,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孙九林老师以及兄弟学校的物理教师参加了物理组的开放日活动。
首先是卞文棋老师开设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卞老师注重引导,巧妙设疑,从微博热文"盘点古诗词里的之最"趣味引入,引出想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首先要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紧接着,营造学生前认知的冲突,层层深入,揭示想要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必须要测量,进而介绍长度的单位、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等。课堂风格明快幽默,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民族品牌华为首创5nm芯片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孟子》中的名言"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启示学生在心里放一把尺,时刻衡量、反思,成为更好的自己,亦成就更好的团体。
接着是黄知华老师开设的《再探欧姆定律》,黄老师重点突出,任务达成度高,整节课行云流水,轻快流畅。课堂从一首悠扬的《欧姆定律版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开始,围绕"欧姆定律"的六个问题展开,从简单的电路分析推广到电路优化,思维含量层层递进,给学生大量的思考空间。黄老师从实验规律出发,在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引导学生观察相同量和不同量,在甄别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找到方法的最优化。黄老师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每个问题处理完之后,都会邀请学生分享解题心得,从题目的解答深化到方法的应用
最后,孙九林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给予高度赞赏,并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注重素养 着眼能力 有效落实立德树人——中考物理命题特色与趋势分析》。孙老师从10个方面展开,深度剖析中考命题特色和趋势,让大家受益匪浅。
Learning progress
信息
12月8日,信息组开放日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5号楼3楼计算机教室成功举办,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张宏、新城初中副校长顾霞以及兄弟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信息组的开放日活动。
首先是李昕悦老师开设的《制作垃圾分类宣传片——Flash补间动画的应用》,李老师以当前热门的垃圾分类作为课堂教学情境,综合运用Flash各技术完成动画宣传片的制作,同时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方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接着是陈旭老师开设的《地址与引用》,通过导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体测时间,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意识;通过填充柄和单元格地址的学习,感受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高效和自动化。
最后,张宏主任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课给予高度赞赏,并结合两位上课情况,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反思教学 解构课堂》。张宏主任提出:一节好课是由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中的教学过程,课后的教学反思组成的;并按时间顺序、按教学目标、按教学行为三个维度对教学过程解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大家受益匪浅。
道德与法治
2020年12月10日,道德与法治组开放日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成功举办,翁丽娟老师和王荣仙老师分别开设了七年级和九年级的展示课。江苏省特级正高级教师许冬红老师,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及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翁丽娟老师开设《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通过学生的新闻播报导入,开门见山“生命可以永恒吗?把全场师生都拉进了“生命”的课堂。学生围绕“不可以”与“可以”展开了有力的辩论,最终初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翁老师的课堂重视学生经验的调动,通过精准的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生命这个宏大的话题有了形象清晰的认知。
王荣仙老师开设《共圆中国梦》一课,王老师通过“嫦娥5号”一例深度探究,思路清晰,层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成功激发了在场全体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王老师运用“一条鱼”的变化,生动形象地建构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知识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都有效达成。
江苏省特级教授级教师许冬红老师对两节课给与了高度评价,对两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有高度的课堂立意给与了充分肯定。许老师通过讲座,结合“真善思美”的学科教育价值追求,跟大家交流自己的听课体会和教学研究经验,为我们的学科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让在座的老师们受益良多。
本次活动在专家和听课老师们的分享交流中落下了帷幕。
音乐
12月9日下午,音乐组以“爱音乐,听世界”为主题,设计2020年教学开放周音乐专题课,陈静、曲海燕老师分别开设八年级音乐课《音乐之声——丰富的演唱(演奏形式)》《电影音乐——民族器乐曲片段赏析》,云南文山一初中、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南师附中邺城路中学等学校同仁走进课堂观摩教学。
音乐教室琴声飞扬,歌声悦耳,学生倾听合作,师生积极互动,新城初中师生风采得以生动展示。
课后,应邀前来观课指导的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盛虹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展示课。
盛虹老师指出,两节课老师准备了大量的音乐素材且有效利用了课内和课外资源,使得复习课在突破常规的基础上让学生有了新的收获。因为有了教师对作品的深度剖析和解读,才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达成对重难点的把握,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展示得益于平时教师大量的、扎实有效的训练。同时盛虹老师还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分享了宝贵经验。
一下午的学科观摩、研讨,无论是开课的教师还是听课的学科同行,都收获满满。
2020年12月9日,我校美术组陈艳艳、李明两位老师分别在初二(1)班和初三(8)开设了“教学开放周”示范课。
首先陈艳艳老师开设了一节中国山水画课程——《水墨交融写青山》。陈老师从大家都很熟悉的学习强国入手,认识了中国第一张山水画作品《游春图》从而导入山水画的概念,接着以三个成语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山水画,通过各种笔锋的变化,了解了山水画的皴法,并做了很好的演示。整个课程设计深入浅出,皴法讲解细致,教态自然大方,临场应变能力强!
李明老师开设了一节版画课程——《以刀代笔》。李老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版画的历史,类型和构图法则等。
李明老师亲自演示了图样设计,用刀的各种注意事项。最后以同学们熟悉的十二生肖形象作为设计主体,作业成果展示效果佳。李老师授课感染力强,语言生动流畅,专业知识丰富。
本次活动得到了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李博教授的高度肯定。
李教授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高度肯定了陈艳艳和李明的教学设计,并就美术学科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艺术感悟力和国画课程的意境运用开设了微讲座,提升了在坐诸位教师的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区内学校听课教师也积极参与了评课环节,本次展示课最后彼此学习中收获满满的结束,
体育
2020年12月8日上午,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教学开放周体育教研组教学展示活动在田径场成功举办,江苏省特级教师、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浦口三中党支书书记王红兵老师、新城初中副校长程瑶老师和顾霞老师和其他兄弟学校的教师参加了体育组的开放日活动。
首先是王玮老师开设的《体适能——下肢力量与灵敏协调练习》,王老师带领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绕敏捷圈慢跑热身,配合口令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利用敏捷圈活动各关节,围绕着敏捷圈开展了花式的练习,同时在练习中不断督促和提醒学生动作要领,师生互动环节贯穿本次课堂,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接着是牛鹤老师开设的《肩肘倒立》。牛老师精心设计了热身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充分热身,以双脚夹板翻滚后传接力的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教学内容环环相扣,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手段,解决学生在肩肘倒立中手撑腰不准确、双腿不能充分上举的情况,并通过两人保护与帮助的形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后,王红兵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与了高度评价,并结合这两节课,从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切入点,给大家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使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此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不仅仅展示了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良好的校风校貌、积极向上的师生风采,呈现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以及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而且还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深入研究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督导专家、兄弟学校的教师以及家长们对我校全科覆盖的开放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一致赞扬我校教师专业素养深厚、课堂设计精妙、教学效果显著。

固城中学老师来我校听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