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共享 身临其境体验
——桠溪小学观摩中华附小“传统文化进校园”德育主题展示活动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才懂的春夏秋冬。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也充满了节气活力,一场别开生面的“二十四节气”盛会正在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校园中展开。远在百里之外的桠溪小学通过网络直播观摩了整场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视觉节气、行走节气、印象节气三个篇章,杨钱老师负责的《视觉节气》章节在户外带领学生展示了他们眼中的二十四节气。王莺老师在《行走节气》单元,让学生和与会一道体验多个节气的有趣活动,清明的青团、春分竖蛋、立夏斗蛋、处暑的荷花灯等活动。随后,与会领导和老师参加了王阳明塑像、问学亭的落成仪式,见证了“问学”和王阳明先生思想的结合。
金色大厅,一场名为印象节气的演出吸引来宾。春雷萌动,武术队的孩子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表演《无双少年》,队员们用精神饱满的状态和行云流水的动作呈现出中国武术的韵味。吉祥物“上上”和主持人在听到春雷后开始探讨“惊蛰”节气,问学亭亭主陆健老师化身为“王阳明先生”,从学生的问题入手,一节生动的《二十四节气知多少》将“儿童问学课堂”搬上了舞台,引导学生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解答疑惑。带着问题他们又来到学校的“三问书院”,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儿歌诵读《童说节气》。王钦老师展示了精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探寻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之韵》,五(3)班的同学们对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通过辩论进一步研究了惊蛰节气,同学们收获颇丰。为了走进24节气,同学们不仅在学校活动中积极参与,还在生活中大胆实践,并且用Vlog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学校围绕秋季的相关节气开始了跨学科学习,今天同学们也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接下来,学校科学社团的同学们为大家介绍他们的“堆肥”项目,可别小看堆肥,他的作用可大啦。动听的女生合唱《二十四节气歌》结束了我们的节气之旅。
封海蓉副校长作了专题汇报《问学:让儿童看见最美中国》,封校长从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保障、课程实施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校节气课程的开展情况,分享了同学们“问学”理念下开展节气课程学习的成果,希望同学们在课程中问学,在课程中成长。
南师大朱曦教授为本次活动做出了点评。通过本次活动,他感受到中华附小是具有诗意的学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校更加充满意蕴和内涵,真正的德育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一定是儿童愿意拥抱的!
最后,区委教育工委肖大明副书记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他对所有参会的学校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定传承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二是要把学校的德育研究致力于学校课程之中,三是继续丰富节气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浸润儿童的美好生活。
节气的变化赋予了人们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人类走过的漫长时间充满了悠远的诗意。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看到二十四节气之美,看到中国之美。
这样的网络直播共享活动是一次尝试,桠溪小学参加观摩的老师和领导表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减少了舟车劳顿的辛劳,特别是对于桠溪小学其它教学点的老师们是一种方便。希望能有更多的资源利用网络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