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致远外小和漆桥小学数学组联合举行了“百校千师”活动。2023年3月31日下午,致远外小和漆桥小学数学组齐聚线上,共同开展“以导促学,让学习真发生”教学研究。
本次活动由致远外小和漆桥小学两个学校各展示了两节课例,并由两位骨干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分享,最后由致远外小的吕程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
致远外小的第一节课由陈敏老师展示了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南、西、北》一课。陈老师围绕“为什么要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怎样确定的?”“在生活中如何应用东、南、西、北?”这三个大问题展开教学。由小致和小远迷路的故事引入,在课堂中介绍了“东、南、西、北”的数学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的活动设计立足于真实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实践学习活动,学生发现和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儿童的创意思维,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第二节课由刘丹老师展示了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刘丹老师根据课前导学单,整理学生的问题,课堂上围绕学生提出的三个大问题展开研究,利用数形结合来带领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因数部分的教学由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研究,依据这部分的研究经验,倍数部分放手让学生研究,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漆桥小学的第一节课由诸梅美老师展示了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在例题教学时诸老师用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理,引导学生说算法,在反复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强化算法,后续的对比练习将不进位和进位两种情况放在一起,学生经过对比促进学生内化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 第二节课由祝倩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祝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教、学、评”一致性,练习设计有层次性、开放性:首先先结合图形,让学生说说面积是什么。然后,通过图形的面积比较,感受面积是有大小的。接着,引导学生感受此面的大小是由它累积的面积单位的多少来决定的。为后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奠定基础。本节课的任务驱动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推理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落实了核心素养。
随后,致远外小袁芳老师分享了讲座:《从“大问题〞导学走向“真学习"发生》,袁老师结合新课标,从“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大问题”“聚焦概念本质,突破大问题”、“落实核心素养,深化大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构思,并结合两节课分析了“大问题导学”在课堂中的具体落实,初步形成“大问题导学”课堂范式。
接着,漆桥小学朱韬老师分享了讲座《变"教案"为"教学案〞一一教学设计的转型与创生》,朱老师从“教学案的缘起与演变”“教学案的内涵与价值”“教学案的设计与实践”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将“教案”变为“教学案”的必要性。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案设计理念,从关注课堂40分钟迈向关注学习的全过程,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最后,吕程副校长进行专家点评,吕校长首先肯定了漆桥小学的改革方向,也介绍了致远外小省级课题《支持儿童数学创意学习的“大问题导学”课堂实践研究》,肯定了两个学校数学团队研究方向的一致性。从学习内容的选择、问题驱动的产生、后续的研究方向几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梳理了研究的脉络,提出了真知、真学、真用的理念。
本次活动为两校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提升的平台,实现了校际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描绘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愿景。
(撰稿:刘丹、陈敏 审核:刘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