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继续开展新教师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是继9月12日由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心理教研员芦芳老师为2015年全体新入职教师带来的《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诊断》讲座后开展的主题为“我眼中的学生”阶段性反馈活动,芦芳老师依然作为主讲老师和新老师们共同探讨了由《儿童观察记录表》反映出的现阶段小学生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本次培训主要先由新教师上台阐述自己根据前两周在校观察所填写的《儿童观察记录表》,和全体新教师共同分享自己的详细案例,然后随机由另外三名新教师进行点评,肯定其工作中值得称赞之处,另提出一点诚恳的建议,从而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不断促进专业发展。在新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芦老师也相机进行了一些案例补充、分析指导以及一些对于新教师所接触的具体案例所提出的十分具有建设性的详细解决方案。在新城小学体育刘老师的案例中,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跳绳考核中成绩为零,细心观察的刘老师及时找到其班主任进行深入了解,发现该生在其他科目中的表现也非常不理想。后又了解到该生孤僻的性格也许是与其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背景有关。因此,刘老师通过她的耐心与爱心,重点关注并单独辅导该生,使之慢慢在跳绳成绩方面取得了进步。芦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本案例提出了一些补充,如“自闭症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儿童”,以及“留守儿童”会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同时,芦老师还指出,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沟通的艺术,教师一定要富有耐心与同情心等,并提高对教育的敏感度,一切以推进家校合作、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另一位“脆弱易激”型儿童在新城小学语文唐老师的案例被提及。芦老师十分肯定唐老师在处理此类儿童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专业性,并对唐老师所提及的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做了一定的补充与梳理。芦老师指出,无论是对于自闭症儿童亦或是精神分裂儿童,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具有慈悲心怀,学会宽容,并强调“我们不能改变的是学生的气质类型,但可改变的是他的性格”。在本次培训活动的最后,芦老师进行了总结:根据《儿童观察记录表》,有利于帮助教师判断该儿童所表现出的问题是属于行为障碍或是行为偏差。若判定为行为障碍,必须要先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必要时需要定期去医院就诊或由家长陪同进行正常的校内学习生活。若判定为行为偏差,包括性格、学习、入学适应等问题,芦老师根据“陶老师工作站”的分类,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析、指导与建议。
通过本次的阶段性反馈活动,新教师深刻认识到关于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诊断需要学习与研究的地方还很多,同时也对上次芦老师讲座中推荐阅读研究的《儿童行为障碍个案集》有了更加深入的感受和进一步探索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