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4日上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有幸请到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杨静平老师为2016年初中新教师做了一堂关于学科教师如何开展心理教育的专业讲座。杨老师用专业理论结合学生实例生动地传达出学校教育中心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具体方法,使广大新教师受益匪浅。
杨老师的讲座围绕心理健康的四个理论,即心理健康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正面动机理论与压力情绪理论四方面具体展开,她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众多身边之例入手,让新教师对心理教育之重要感之颇深。例如,在讲授心理健康理论时,杨老师又从四个学科视野入手,谈到心理问题症状的一般表现和应对办法,她当堂试验,以“高考失利”为切入点为其中一位新老师排解困惑与压力,使众位新老师皆有所触,甚至回忆当初,悲不胜泣,以此验证心理教育理论中“替换”的必要,这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着普遍的意义。
讲座中,杨老师新方法频现,如“字母8”对于学生练字的改善等,又金句频出,例“小变变大变”、“500次的肯定与支持能让一个后进生变为天才”等,这些句子与方法对新教师自身都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更为他们在以后做好教师的路上助力不少。
杨老师语言流畅,风趣幽默,讲座过程中与新教师频频互动,让现场的氛围愉悦而轻松,其睿智的应变与明朗的思辨能力也让在场的所有人为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最后,杨老师建议广大新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将之运用的教学过程中,以方法和心理亲近为主,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前提下促进其学习状况的改善。心理教育无处不在,除了学校教育,杨老师又提出“大国母亲”心理教育理论,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母亲情怀”,这也让人受益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