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为素养而教 ——2018入职新教师5月培训在新城小学举行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05-29

2019年5月25日,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在新城小学举行了了2018入职新教师5月份的培训。培训分为幼教组、小学组、中学组,培训主题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幼教组是来自市教研室的俞洋老师围绕“核心素养与专业成长”的话题,与幼教组的新教师们展开讨论。首先,俞老师向大家做了个人工作经历的介绍,之后由一张关于兔子的图片开始了和新老师的头脑风暴。各位新老师发表了个人不同观点,俞老师也做出了一些回应。然后,俞老师列举了一些幼儿园内不同场景的图片,绒花元素的运用、垂丝海棠的教育契机、小兔子冢......在和老师们探讨照片故事的过程中,激发了新老师对于教育的新认识:游戏材料的流通、时令资源的利用、生活事件教育契机的把握......接着,俞老师向新老师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你喜欢当老师吗?你适合当老师吗?你遇到了哪些挑战?老师们围绕着工作一年来的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在黑板上列举了许多关键词:家长工作、交流沟通、工作与生活等。随后,俞老师根据关键词总结了新教师面临的共性问题,并为新教师提出了许多切实的解决策略。最后,俞老师送给新教师六个词:简单、真实、自然;善良、丰富、高贵。她嘱咐大家将专业发展融入个人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三观:儿童观、教育观、生活观,并希望大家能过着丰富的有意义的生活、精致的讲究的生活、积极的乐观的生活。

中学组有幸邀请到了市教科所洪超主任,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训。讲座从一个生动的视频开始,一位美国说唱歌手对美国教育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认为教育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判所有的学生,引起了新教师们深深的思考。之后洪主任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分享了他1997年参加工作之后遇到的很多有趣的故事和麻烦事,但都被他用智慧一一化解。比如智斗无赖索要狗命钱,家长会上得体地应对无理家长等等,用他的教育经历创设了真实的情景,并传授很多解决与学生、家长之间矛盾的经验与方法。接下来的互动环节更是极大地提高新教师们参与讲座的积极性,洪主任提问了几个问题“你第一次上课的经历是怎样的”“你上过的最有趣的一节课是怎样的”,在座的各位教师纷纷踊跃发言,回忆起了身为教师的初心,而教师们丰富多彩的经历、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以及洪老师的点评也给了彼此很多启发。最后,洪主任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一路径”,即每年发表一篇文章、每学期写一篇文章、每年读一本书、每年翻一本杂志、每年做一次创意活动、每年上一节公开课、每年跟名家聊一次天和每年跟特殊学生聊一次天。在“八一路径”中洪主任多次提到写作和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新教师一定要挤时间写作、多写作,并具体举例了根据一次公开课经历可以写出至少六篇文章。“八一路径”给新教教师们专业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洪主任秉承着“愿我的存在成为你们最美好的校园记忆”的教育信念,成为了一名孩子喜欢的好老师,也是我们教育生涯中追随的榜样。“做一个孩子喜欢的人,令孩子喜欢你;喜欢你所教的学科,领略到学科之美;从而喜欢你与他一起营造的教育生活。”洪老师的肺腑之言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

小学组有幸请到了市教研室杨健主任,杨主任一开始和大家畅谈关于你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让大家陷入了沉思: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未来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关于几次PISA测试带给新教师一些启示,中国学生关于阅读、数学、科学的成绩远超其他国家,甚至被称为“当代的斯普特尼克时代”引起世界震惊,然而学生的问题解决表现低于他们的预期表现。针对此现象,西方称之为“中国学习者悖论”。 就像如今学生高考刷题一样,他们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在练习并不是探索或发现。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思考了道士下山问题,发现大家对过程开放的复杂问题难以改变思维模式。没有概念性、概括性认识。其实这就是小学的相遇问题。如今出现的地图、钟表、互联网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时间、空间认识。以前要经过纵深大脑逻辑思维现在变成选择性的。最后观看了来自英国、芬兰、台湾等核心素养培养。知道让每个学科孤立去谈素养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通过这次培训,新教师清楚地意识到现代战场已不需要拼刺刀,应懂得如何用方法去教孩子。关注德智体等跨学科素养,让学生个体能力深化。

3.jpg

4.jpg

IMG_7555.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