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2019建邺区引智培训心得15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07-18

时间过得真快,从这周开始夏日的气温变得更热了。来到教室,放眼望去,大家都精神抖擞,期待着来自美国的Christopher Lynn老师今天能够带来新鲜的话题。这样我们对美国的文化和教育将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中美文化的交流中我们还可以向Lynn老师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Lynn老师则会亲切和蔼地应对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探索与追问。这段时间,Lynn老师的教学方法基本遵循着解说、答疑、讨论、展示的步骤。说句实话,我对小组讨论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我认为虽然需要一些时间给学生准备,但作为学员的我发现自己很享受这种思维碰撞与小组分享的过程。而且把小组合作的结果在班集体里做展示,其实是很令人享受的一件事。正是由于小组活动,我们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从不熟悉到熟悉,慢慢地有了一种配合的默契。

FullSizeRender(28).jpg

Lynn老师今天照例从走廊那边走进来,不偏不巧,就是在离正式九点上课还有几分钟提前进来,从来没有迟到过,也不是踏着点进教室的。他每每进教室都先放下那个亮蓝色的背包,从包里不慌不忙地掏出教学材料,再走出去拿两瓶矿泉水进来,这时差不多就可以正式上课了。不知是哪位好心的学员在讲台上提前放了一支墨水很浓的白板笔,所以接下来Lynn老师写出来的字竟比以往颜色深很多,对于最后排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大大的裨益。只见他在白板上写下Food Idiom(食物习语),看来今天的话题是食物。我对食物的兴趣尚可,不过我对Lynn老师打算组织怎样的课堂活动倒是更感兴趣。

他先向我们讲解了一些有关食物的习语。当然习语往往不单纯表达字面意思,还包含隐含的意思。例如,piece of cake指的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轻松愉快的事情;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指的是七上八下,心里紧张;eat on the run指的是边吃边跑;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指的是鱼和熊掌兼得……然后,他问我们了解哪些关于食物的习语。作为中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当然不能被问倒啦,学员们纷纷绞尽脑汁,献计献策。有人说,the apple of one’s eye指的是掌上明珠;有人说,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指的是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强调苹果对健康的重要性;还有人说,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指的是不要孤注一掷;坚持每天陪我们培训的幽默的教研员汪老师立刻说,couch potato指的是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的人。大家的发言很是积极,我们在课堂上不仅从Lynn老师那里获取了知识,而且从同伴身上学到了很多。

FullSizeRender(26).jpg

接下来,Lynn老师从breakfast, lunch, dinner, snacks, beverages, special meals这六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美国人的饮食习惯。比如说,美国人的breakfast(早餐)可能包含bagels(贝谷圈), cream cheese(奶油干酪), cheesecake(乳酪蛋糕), French toast(法国吐司)等。比如说,美国人的lunch(午餐)可能包含sap(植物的汁液), salad(沙拉), sandwich(三明治), bag lunch(自备袋装午餐), yogurt(酸奶)等。 再比如说,美国人的dinner(晚餐)可能包含pasta(意大利面), meat(肉类), pizza(比萨饼), hamburger(汉堡包), salad(沙拉), rice(米饭), vegetables(蔬菜), BBQ(烧烤)等。同时,他给我们介绍了brunch这个词,它是breakfastlunch的缩写,指的是mixture of breakfast and lunch,意思是早午餐,他告诉我们通常美国人周末会吃早午餐。再后来,Lynn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特殊的菜名,这些菜名有penne(意大利通心粉),ravioli(意大利小方饺),tortellini(意大利混沌),lasagne(意大利千层面),kale(羽衣甘蓝,蔬菜汤),cabbage(包菜),corn on he cob(玉米棒子)等。从这些菜名可以看出我们的Lynn老师对意大利菜品情有独钟,同时,因为他还告诉我们他有一个法国老婆,所以我想他对法国菜肯定也颇有了解,真是很有口福;如今,他到中国来,必然不会错过我们美味的中国菜。

FullSizeRender(29).jpg

现在Lynn老师已经讲完了他的西方饮食文化,我发现他很喜欢问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is?(对于这块你有什么要问的吗?)他在讲解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地问几遍,这使我不禁思考:这是外教的个人习惯呢,还是外国教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追问老师的一种表现形态呢?在中国,我们并不会在课堂上这样频繁地问学生,或许这一点折射出中外教学理念或课堂形式上的某些不同。就像我们在培训过程中面对Lynn提出的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往往表现得不太积极,这难道不也体现出了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状态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思考呢,怎么改变中国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擅于提问的现象呢?我认为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全盘吞下,保留自己的特色是很有必要的;然而不得不承认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这块,西方教育比我们走得更远。

FullSizeRender(27).jpg

课程的最后环节不出意外地还是让我们小组讨论,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讨论结果。讨论的主题是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按照breakfastlunchdinnersnackspecial mealsbeveragepickles等几个方面入手,以便缩小话题,深入挖掘。经过充分的讨论,小组成员们把中国美食从不同的角度与Lynn老师进行了介绍与交流,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美食文化。通过学员们的介绍,中国的地广物博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给我们的外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供稿人:上新河初级中学 刘丽昀蔡欢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