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传统文化与教学素养——以的教育智慧为例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08-23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它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建邺区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之《传统文化与教学素养——以< 红楼梦>的教育智慧为例》于8月20-21日在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举行,由胡云信教授领衔的建邺高级中学培训导师团队与参训老师们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共享经典文化大餐,感悟生命真谛,探寻人生智慧。

胡云信教授在《< 红楼梦>的教育智慧》讲座中从“开篇神话启大智”讲起,谈到《红楼梦》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指引老师们从贾府的衰败中,真切地捕捉到传统社会文化秩序行将解体的征兆;从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中,具体地感受到日常生活的丰富内容以及传统的家族文化对感性生命的抑制;从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中,强烈地体验到爱的珍贵和生命的永恒缺憾;从作者的追忆往事、营建大观园努力中,深刻地领会到一种对青春、对逝去时光的刻骨铭心的留恋之情和沧桑之感;从幽微灵秀、气象万千的红楼境界中,欣悦地承受到中国文学生生不已、光景长新的人文熏陶。
    敬老尊贤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俗谚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明珠出在老蚌”等,都是说明老人智慧的宝贵。朱晓敏老师从南京博物院馆藏的《四世同堂》砖雕谈起,以《我爱我家——谈〈红楼梦〉中的智慧老人》为主题,畅谈了贾母与刘姥姥的家庭教育之道。朱老师用对比的方法将贾母的“泛爱众”与刘姥姥的“忍耻”与“知恩图报”生动的呈现给在座的老师。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曹雪芹的天才创造,他继承古典园林的理论,创造了一座融合我国古代文学、绘画、建筑、园林的精美艺术品,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纸上园林。沙景雯老师以《〈红楼梦〉中的园林艺术》为题,为大家呈上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沙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先秦以来的中国园林的发展史,接着具象至大观园的园林艺术,从“相地与建造”到“造园要素的精妙配置”与“造园手法与精巧布局”,结合大量精美的图片,带领在座老师们细细品味大观园的“精”与“美”。

附件:IMG_2656 (1).jpg

附件:IMG_2656.jpg

附件:IMG_2657.jpg

附件:IMG_2663.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