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师培训

教育民生工作行动计划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09-07-06

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文件

 

建教发(2009)62号

▬▬▬▬▬▬▬▬▬▬▬▬▬▬▬▬▬▬▬▬▬▬▬▬▬▬▬▬▬▬▬▬▬

  

关于下发《建邺教育民生工作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为更好地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根据建邺区民生工作领导小组意见,制定《建邺教育民生工作行动计划》,现下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建邺教育民生工作行动计划》

  

  

                      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

                       2009年7月2日

  

  

  

  

  

建邺教育民生工作行动计划

   

  按照区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的统一部署,我局围绕“创新突破、科学发展”主题,以“完善教育布局,深化教育内涵,关怀教育民生”为工作重点,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制定教育民生工作行动计划。

  一、进一步推进新校建设,完善全区教育布局,缓解老百姓上学远问题。

  1、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新校建设。继续完善新区教育布局,特别是要根据新区人口入住速度和节奏,按照规划要求合理布点,适当超前配置义务教育学校。今年将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新校,开工建设建邺高中新校区、宋都小学和上新河中学改扩建一期工程。

  2、实施新一轮区域教育布局调整。以开工建设建邺高中新校区为契机,实施“四校联动”布局调整,统筹兼顾全区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布点,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今年开办西堤国际幼儿园,完成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建邺高级中学新校区主体和致远外国语小学综合楼建设项目。

  3、督促开发商履行教育配套建设义务,敦促开发商加快配建学校的进度,避免出现义务教育“盲区”。

  二、进一步提升教育内涵品质,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1、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制定实施区域特色教育发展规划,让学校特色惠及每一个孩子,以生为本,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别,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优质个性化教育服务。

  2、加大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培植具有较高品位和学校特色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软环境,在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与时俱进的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营造人文化、人性化的教育空间,形成具有长久文化内核的育人氛围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质。

  3、继续落实特色教育品牌拓展计划。实施区域特色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稳定的经费保障、师资培养和绩效评估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凸显我区在综合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群体发展、科技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特色,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学校和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活动。启动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和新建校园“一校一品”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幼特色项目招标,完善“宫校一体”特色教育运行模式。办好六个市级艺术中心,在新建校积极探索“宫校一体”的特色教育运行模式。

  4、充分认识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严格执行 “五严”规定,确保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明显下降,不规范办学行为明显减少,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严格禁止给年级、班级和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高考、中考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名和奖惩;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和8小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行为。严格禁止违法办学行为,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各种名义设重点学校、分快慢班。

  三、推进教育均衡,落实惠民实事,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1、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均衡。随着新区教育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公办学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力度,今年,将指定接收外来工子女入学学校由原来的3所增加到5所,对不具备“五证”条件的外来工子女再降低入学门槛。让外来工子女充分享受公办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到2010年,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关停全区现有民办流动人口子弟学校,让区域内流动人口儿童全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2、努力构建覆盖0-100岁居民的优质终身教育体系。巩固“集体幼儿园提升”工程先进区成果,区政府从2009年起连续3年每年每园投入10万元,三年共计180万元。今年教育局又投入120万元,连同市教育局奖励我区的120万元经费,累计达420万元。各园利用“提升工程”专项经费积极改善办园条件、配齐配足人员,提升办园内涵。同时积极放大公办幼儿教育资源,将先后新建3个公办幼儿园所,进一步提升全区公办幼儿园示范引领水平,基本确立教办、街道办和社会力量办园三足鼎立,以教办幼儿园为龙头,不同体制和层次幼儿园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在实现4-6岁幼儿教育优质均衡的基础上,逐步满足1-3岁托儿教育需求。建立以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街道学校为支撑、各社区学习点为基础、覆盖全区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在高起点上建设办学理念全国领先,软硬件条件全省一流的社区培训学院,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有所教示范体系。今年莫愁职校和区电大拿出一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区内初中毕业生,让更多的区内初中毕业生享受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更好地保障未来就业。

  3、继续做好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各项工作。今年将明确学校资源开放的范围与任务,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的运动场地、音乐美术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多功能室等向社区开放,并制定出各种资源开放的具体办法和管理制度;街道、社区根据居民需求建立学校、社区“双向服务”联系卡,落实专人协助学校对教育资源开放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学校与对口社区签订开放协议,确定开放时间与项目,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制度、有记录、有效果,定时间、定人员、定场地,确保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有序并取得实效。同时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对学校资源开放工作进行考核。

  4、关注弱势群体,确保每一位孩子受教育权利。今年建邺区各中小学学校、区电大,均设立“学校爱心助学基金”,建邺区教育局设立“建邺区教育爱心助学基金”,拓展“爱心助学基金”的筹措渠道,不断扩大“爱心助学基金”的资助对象,严格“爱心助学基金”的使用程序,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区每位党员和团员教师每年至少结对帮扶一名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有困惑的学生,定期沟通提供无偿辅导和帮助。

  5、创新教育服务机制,提升教育服务品质。在全区教育系统继续开展教育服务“五进”活动(局领导进街道、机关进学校、学校进社区、校长进课堂、教师进家庭),进一步完善服务家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机制;建立教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制度,全区每位班主任通过家访、约谈等形式与班级每位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每学期不少于2次;全区所有学校从今年起每学期开学前根据学生身高增长状况,调节课桌椅高度,以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并形成学校常规制度;继续委托民调机构开展全区教育系统教育满意度民意调查,力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满意度”再提高2—3个百分点。

  四、加大教育宣传工作,让老百姓及时了解教育政策。

  1、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网站、专题片、社区服务等平台、渠道和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政策,收集教育舆情,并对群众关心和反映的问题办理解决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2编印发放第二部《建邺教育便民手册》。将最新区域教育概况、布局规划、学校特色、招生政策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更加直接的途径,及时便捷地让群众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