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二附属小学组织近180名同学与家长,前往中科中药现代化研究院,参加“建邺学子‘爱南京・乐成长・亲子研学’公益项目活动。此次活动以“亲子探秘国药,共解创新密码”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领略国药文化的深邃内涵,探寻国药创新的神奇密码。
一、踏入中科大厦:国药探秘之旅拉开帷幕
活动当日,学生带着学校精心设计的研学单,怀着满心的期待来到中科大厦。踏入大厅的瞬间,现代化的科研气息扑面而来,孩子们的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专业的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地迎接了大家,并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与展示,为大家徐徐展开药企变革的历史长卷,讲述其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对即将开启的探秘之旅愈发向往。
二、参观国药展厅:沉浸国药文化魅力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众人来到国药展厅。这里犹如一座国药文化的宝藏库,陈列着形形色色的中药材标本、以及现代国药研发成果。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围聚在展柜旁,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形态各异的中药材,仔细询问它们的名称、功效和来源。师生一同探讨国药的奇妙之处,现场氛围热烈且温馨。工作人员在参观过程中穿插讲述了许多中药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典故,使大家深深陶醉于中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之中。
三、走进实验室:解码国药创新
走进实验室无疑是最令孩子们心潮澎湃的环节。在严格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孩子们身着防护服,摇身变成“小小科学家”。实验室中摆放着各类先进的科研仪器与设备,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讲解二氧化硫的奥秘。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检测药材中的二氧化硫是否超标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中。通过实际操作,他们不仅感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而且对国药创新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知。实验过程中,孩子们踊跃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互动频繁,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四、师生合作实践:共筑国药特色产品
随后,师生来到了制作间,参与虫草胶囊的制作这一有趣的环节。一进入制作间,大家就被专业的制作氛围所吸引。在专业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虫草胶囊的制作过程中。从虫草的前期处理,到精准的分量控制,再到小心翼翼地将虫草粉末装入胶囊,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专注和耐心。孩子们认真地完成着每一个细微的操作,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好奇。整个制作间充满了亲子间的欢声笑语和对制作成果的期待。
五、活动圆满结束:知识与欢乐满载而归
随着各项活动的有序推进,本次研学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收官。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师生们对此次活动赞不绝口。施子萱同学的家长激动地表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各类实验的奇妙景象,亲耳聆听专业且易懂的知识讲解,更与孩子一起参与到虫草胶囊的制作当中。这些独特而难得的实践经历,是平日里书本知识所无法给予的,不仅让孩子得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我们家长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养分,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惊喜。在此,我由衷地感谢建邺区教育局精心策划并推出的‘研学’公益活动。我真心期盼未来,学校能组织更多如此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茁壮成长。”
孩子们更是意犹未尽,三4班刘璃同学同学兴奋地分享:“今日,我参与了这场‘研学’实践体验活动。踏入那片药物园,各类草药琳琅满目,原来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草木,竟有着如此神奇的药用价值;走进实验大楼,现代化的科研设备与古老的中医药智慧神奇相遇,让我深深震撼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惊叹于国家创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亲手参与虫草胶囊的灌装,当那一颗颗小小的胶囊在我手中逐渐成型,心中满是成就感。”
我们来看看更多孩子的切实感受吧!
三1班周奕涛:上周五下午,我参加了学校的研学活动。在这座“百草园”里,我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中草药探索之旅。一进入药物园,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与科技交融的世界中。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药用植物点缀在小池塘周围,像是在诉说着一段博大精深的中草药历史。走进实验室,我们看见许多先进仪器,科研人员利用它们从植物中萃取精华,探寻治病救人的奥秘。最后,我们还亲手制作了虫草胶囊。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这座中科药物园,它不仅是中草药的宝库,更是让中药现代话科技焕发新生命的摇篮。
三2班黎一涵:上周三,我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草本植物的名称、观察绘制并记录功用,课上老师让我们进行了资料的分享。周五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中科”博物馆实地考察,在讲解员叔叔的讲解中,了解“百草园”的现代化生产过程,一边听讲解,一边将思考记录在研学单中。我们还有幸进入实验室,跟着科研人员学习制作虫草胶囊,原来,一粒小小的胶囊来之不易,是科技的发展与中药文化的传承。回家后,我们也将自己的心意传递给长辈。一次“百草园奇遇记”,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希望我们能有更多机会走出学校,体验奇妙的世界。
三3班孙睿嵘:上周五,我们参加了一场“中医药”的研学实践活动,这一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药学的奇妙与博大。中医药学是我们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我们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这次劳动研学实践活动,我认真观察各类中草药,仔细听老师讲解不同中草药的药效与特征,也了解到中药的特性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老师还让我们去实验室去制作冬虫夏草胶囊,这让我对医药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更加了解中医药学,同时感叹着这大自然的奇妙。这一次活动还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分工合作制作的草药小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赞。这一次研学之旅,我们都很开心,都觉得意义非凡。
四1班吴苒舟:上周五,我们开启了一场令人难忘的“中医药”研学实践活动,这一经历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神秘知识宝库的大门,让我沉浸其中,深受触动。在这次研学过程中,每一株中草药都像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我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它们,从叶片的纹理到根茎的形态,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独特的身世。老师们细致入微地讲解,让我知晓了不同中草药所蕴含的药效与独特特征,也明白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默默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尤其令人兴奋的是,我们有机会走进实验室,亲手制作虫草胶囊。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严谨而有序,从原料的选取到最后的封装,我都小心翼翼,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个过程不仅让我对医药知识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知,更让我对中医药学这门古老而神奇的学问产生了由衷的敬意。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孕育出如此奇妙的草药,为人类的健康福祉提供无尽的资源。
四2班孙语萱:参观中药现代化进程及其生产设备与技术时,我深切领略到设备的先进,为科技发展所蕴含的无限魅力所震撼,内心深处对中药现代化的兴趣油然而生,渴望深入探寻其中奥秘的愿望也被彻底激发。而在亲手参与虫草胶囊制作的过程中,我更是真切体会到,每一个中药成品的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创新,那一道道工艺尽显匠心,他们的科研精神让我由衷钦佩。
近年来,南外河西二附小坚持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在深入推进科学“减负”的同时,广泛统社会资源,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供给,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学校尤其注重学生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精心研发并实施独具特色的“你好课程”,探索“跨学科课程”,努力为每一位学子提供契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路径。
此次,学校精心组织学生与家长齐聚中科大厦,开展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研究成果,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此次研学活动旨在打通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校园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为塑造学生鲜明独特的个性以及培育其良好的社会属性做“加法”。
(供稿:陈丽娟 编辑:滕国庆 审核:袁哲)
